四川发布《促进生猪恢复生产八条措施》
保障元旦春节猪肉不断档不脱销不大涨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12月27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非洲猪瘟防控复产保供最新进展和新举措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在已出台“猪九条”的基础上,近日出台《促进生猪恢复生产八条措施》(简称“新八条”),确保明年完成6000万头生猪出栏任务,全力促进四川省明年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往年正常水平,措施对保障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价格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2020年四川将完成
6000万头生猪出栏任务
与“猪九条”相比,“新八条”扶持政策进一步加码,明年生猪生产的目标进一步明确。“新八条”提出,要制定能繁母猪补助和盘活、新建规模养殖场贴息政策,要用好用活产业扶贫资金,设立非洲猪瘟有奖举报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明确提出全省2020年将完成6000万头生猪出栏任务,并通过责任书的方式细化分解到21个市(州)及其各自所辖的县(市、区)。
其中,对新增的能繁母猪,省本级按300元/头标准予以补助。对企业盘活闲置猪场,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带动农户养猪的实行贴息;88个贫困县要用好用活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公司+农户(贫困户)”等方式,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场。
在创新防控方式方面,推进无疫区建设,推动种养循环,培育60个种养循环的省级现代农业星级园区,支持建设78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大力发展牛羊禽兔鱼等产业发展,保障市场肉食品供应。
贯彻落实省负总责以生猪为主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同时要建立非洲猪瘟防控有奖举报制度,实行非洲猪瘟“群防群治”。严厉打击非法调运、“炒猪”“洗猪”、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确保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猪肉不断档不脱销不大涨。
健全完善指挥机构,省、市(州)、县(市、区)成立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同时完善市县两级动物防疫行政机构,加强市县兽医实验室技术支持能力,开展基层动物防疫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疫情处置应急队伍建设,尽快补齐防疫机构体系和人员队伍等短板。
“两节”期间
四川猪肉不断档不脱销不大涨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杨秀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生产端看,虽然今年生猪产能有所下降,只要市场有序,全省各地现有商品猪的存栏,是能够保证让大家过好“两节”、吃上猪肉的,在四川,猪肉及其肉制品也不会脱销、不会断档。
据了解,去年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非洲猪瘟防控、恢复生猪生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洲猪瘟防控,一手抓恢复生猪生产,两手抓两手硬,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其中,生猪生产趋于稳定,全省生猪生产从10月开始基本趋于稳定,11月生猪存栏环比增长1%,育肥猪存栏环比增长2.2%,猪饲料产量环比增长5.33%,生猪生产整体呈现企稳回升势头。预计今年出栏4500万头,超额完成4008万头出栏任务。目前生猪存栏2900万头。据四川省生猪监测预警系统最新监测,出栏育肥猪、猪肉零售均价分别为36.54元/公斤、55.47元/公斤,分别比历史最高位下降3.97元/公斤和6.65元/公斤,其次,疫情趋于稳定。目前,全省已连续3个多月未新发生疫情,疫情形势与前期相比,呈明显减弱态势。
“有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有信心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和稳产保供的各项工作。”据杨秀彬介绍,今年8月以来,全省新开工养猪场项目435个,社会资本投资152亿元,预计新增产能近900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