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农技专家
变身“网络主播”把脉田间管理
□张祖强 唐巍 本报记者 王金虎 文/图
“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是中等偏重,小麦白粉病偏心发生,小麦的赤霉病是中等发生趋势,油菜蚜虫是轻发生……”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黄桷村,农技员吴川正在现场仔细“诊断”农作物病情,和以往不同,这些“诊断”过程和开出的“处方”都通过网络进行了直播。
抗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当前正是小春农作物生长和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据了解,安州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不动摇,一手抓产业发展保增收,数十名农技员走进田间地头,通过直播镜头,探索“线上春耕”新模式,用网络“主播”的全新身份,让用户“足不出户备春耕”,确保春耕以及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干了二十几年的农技工作,没想到如今还当了一回网红主播。”安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钟思成一边讲解猕猴桃春季种植要点,一边对着手机镜头打趣。
2020年,安州区全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57万亩以上,总产量26万吨以上,其中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8万亩,大春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43.2万亩。以前的田间管理,农技员都要下到村组,组织群众一起学习。防疫期间,不能聚集在一起,所以就采取直播的方式,线上教学,在确定好直播时间后,各村组通知村民准时收看。
“通过网络直播这种方式,拉近了农业技术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把技术措施传播出去,让他们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治当前的小春病虫害。”钟思成言简意赅地向记者解释。
“有了农技专家进行网络直播,今年的疫情也不会耽误春耕。”看着直播镜头,塔水镇浮萍村8组村民李万宝终于放下了心中悬着的“大石”。
据了解,老李种植有4亩小麦,3亩油菜,疫情期间响应政府号召,在家按“兵”不动。“疫情无情,可农事不等人,近几日雨水多,虫害也多,田管不能放松呀!”老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得知下午安州区农技人员在线上指导小春田间管理和大春备耕,李万宝早早准备好手机观看,跟着直播学起了田管技术。“等其余农资一到位,还有专家、技术人员的指导,我们对春耕充满信心。”
农资送货上门、农田托管、智能农业服务模式……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安州区组织技术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及时、无障碍的农技指导服务,同时及时制作农技指导视频,开通网上直播间,更新农情、农技、农资信息,开展好技术指导、远程问诊,在防疫的同时对农户开展“全覆盖”式指导,确保2020年小春生产及大春备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