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经济与法
内容详情 2020年04月21日 返回该版首页

“双轮驱动” 四川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深入推进

“双轮驱动”

四川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深入推进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11个,居中西部第一;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66个,居全国第一

□本报记者 李国华 文/图

4月20日,以“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为主题的2020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记者从当日召开的四川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新闻通报会上获悉,该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已形成“顶层设计”和“双轮驱动”的良好局面,国家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推进顺利,知识产权创新改革成效显著,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据四川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万鹏龙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11个,居中西部第一;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66个,居全国第一;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5个;国家级版权示范城市2个、单位2个、园区(基地)4个;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51家。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45家试点单位完成分割确权551项。

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不断深化,新增2个商标受理窗口,累计7个。其中,成都商标受理窗口在全国212个地方商标受理窗口中,商标注册申请量持续排名全国第一。成都高新区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面建成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专利申请审查授权时间大大缩短。成立四川原创认证保护中心。全国京外首家国防专利受理点——国防知识产权局国防专利成都受理窗口揭牌。“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被国务院作为支持创新改革举措在全国推广,并入选我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创造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四川经验和四川模式。建立全国首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西部唯一的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2019年, 四川省新增商标注册22.51万件,同比增长35.6%;有效注册商标量累计83.27万件,同比增长31.8%。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44件,累计539件。全省新增专利申请13.15万件,PCT专利申请444件,专利授权8.2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2万件。全省新增地理标志61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844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37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95件,农产品地理标志176件)。累计推荐22件地理标志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清单。全省新增作品著作权登记54件,累计17.1 万件,居全国第四;新申请植物新品种权35件,其中向欧盟申请新品种权5件,累计申请新品种1156件;累计取得林业植物新品种权16项;全省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9项,全省知识产权拥有量持续增长。

同时,四川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法规支撑力度,加大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力度,2019年,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双打”“剑网2019”“铁拳”“春雷行动2019”“龙腾行动2019”等专项行动。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立案受理各类专利案件3488件,结案率96.2%。协同办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案件2317件,结案率100%;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364件,案值1261.4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5件,查处侵犯驰名商标权益的案件56件。

知识产权发展与运用效率显著提升,2019年,四川省版权贸易备案登记总计1094件,较去年增长6.42%。支持“5+1”现代工业体系重点龙头企业新建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9个,累计18个;支持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成国家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65家。布局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14个,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基地累计签约项目127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聚集生物医药企业500家。“四川扶贫”图形商标已在12个类别获得注册,有1756家企业和3999个产品通过审核使用“四川扶贫”商标。

在回答记者关于疫情防控中,四川知识产权领域都做了哪些工作的提问时,万鹏龙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知识产权部门立足职能优势,以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重点,积极动员企业抗击疫情,一方面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捐款捐物,四川省商标协会免费赠送知识产权查询软件,方便企业远程办公,进行商标数据查询、品牌全面监测、注册快速评估、异议业务挖掘等数据服务。同时,针对超市、药店等流通领域和电子商务领域,围绕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加强商标监管,各地相继查处了多起“3M”“飘安”等商标侵权案件。并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对医药、食品产业予以“一对一”帮扶指导,针对抗疫有关的商标注册申请和专利登记,开通快速审查“绿色通道”,及时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帮助企业能及时确权、及时生产。指导全省7个商标受理窗口转变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流程,采用在线办、预约办、一次办开展工作。对当事人因受疫情影响延误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事务办理期限的问题实施救济程序。

万鹏龙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继续落实好各项便利化救济措施,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商标富农、地标兴农、专利技术强农,使知识产权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指导四川省权利人用好国外知识产权机构出台的应对疫情相关政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共同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