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扶贫前线
内容详情 2018年07月11日 返回该版首页

贵州岑巩:三级河长制让绿水成群众致富源泉

贵州岑巩:三级河长制让绿水成群众致富源泉

    青山脚下白鹭飞,杨柳青青鱼正肥。

    夏日,笔者来到贵州省岑巩县龙田镇胡家村,只见一条通村水泥路沿着一条小溪沟盘旋而上,山路弯弯、河水清清,河两岸一排排整齐的小居楼坐落在这绿水青山旁,仿佛进入世外桃源……

    “现在山上的树木多了,河里的鱼虾多了,发生洪涝的次数也少了。”现年82岁的村民徐绍学告诉笔者,这条河叫候溪沟,在他小的时候,河里的鱼虾多得数不清,什么甲鱼、娃娃鱼都有。上世纪,由于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电鱼、毒鱼事件频发,造成河里一度看不到鱼的影子。

    为保护好这青山绿水,近年来,该村在县乡两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出台了系列村规民约,严禁村民电鱼、毒鱼、网鱼、炸鱼,并对违反者从重处罚。同时,该村还实行河长负责制,加强对河流的保护。

    “严令之下,村民的自觉性增加了不少,河里的鱼虾又多了起来。”该村村主任杨昌明说。

    “为用好这里的自然资源,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经村两委讨论,今年我们准备在村里发展生态活水养鱼。”该村90后支部书记罗汐说。目前,该村已完成土地流转、鱼塘挖掘、塘坝硬化、村级公司集资入股等前期工作,正准备投放鱼苗,并采用“村两委+村级集体公司+贫困户”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这里山好水好,最近来钓鱼的人特别多。”思阳镇板桥村贫困户杨思元告诉笔者,哪些钓鱼者常常一呆就是两天,他以每杆100元收费,吃饭住宿另算,最多的时候达到30余人,一天收入利润达4000余元。

    现年43岁的杨思元原是板桥村的贫困户,由于儿子患上肾病,治疗费和药费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变得一贫如洗,为了给儿子治病,杨思元带着妻儿到浙江打工,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给儿子治疗,生活拮据,常常入不敷出。

    看着日渐消瘦的妻儿和贫困潦倒的家,杨思元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但是发展什么好呢?这让这个从前只知靠天吃饭的朴实汉子犯了愁。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思元萌生了发展休闲渔业的想法。

    板桥村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远离尘嚣,安静恬淡,而杨思元家所在的榜上组有一片河塘和荒废的农田,河塘被重山包围,河塘里的水源于高山,没有污染源,清澈见底,他认为家乡的地理环境优势特别符合他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说干就干,杨思元向村里面申请并与同组村民商量,流转河塘、租荒废的田地,把河塘与田地连片发展,并在鱼塘边修建两层楼的木质房。在前期,共投入57000余尾鱼苗,包括青鱼、鲤鱼、鲫鱼、草鱼等品种,建起了一个规模约16亩的鱼塘,而他所喂的鱼料则是自家种的玉米、白菜等,实现了原生态喂养。

    “我养的鱼肉质紧实、口感细腻,市场价格30元一斤都还买不到呢,但我很少卖出去,主要以休闲垂钓为主。”杨思元从鱼塘里网起一条大青鱼,开心地笑了,为自己辛苦付出的创业梦初见成效感到自豪和欣慰。“前几天很冷,都有10多位客人在这里钓鱼,他们在我家吃饭,吃自己养的鸡鸭,自己种的蔬菜,都说比在家吃得香呢。”

    收入增加了,儿子的病也慢慢变好,生活也越来越好,在2017年,杨思元靠自己的双手脱了贫,度过了人生贫穷的“寒冬”,从他内心迸发出的自信和毅力,感染了不少人,还带动了本村4户贫困户发展渔业。

    胡家、板桥只是该县保护河流并依靠河流发展产业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河长、落实工作职责,全面宣传、推行“河长制”工作。在县级河长的领导下,各级河长通过加强对所辖河流的不定期检查,有效改善了河流湖库环境质量,有效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民富。

通讯员 徐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