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扶贫前沿
内容详情 2018年07月25日 返回该版首页

“办好一个合作社 带富一方群众” ——加央措成帮扶贫困群众的故事

“办好一个合作社 带富一方群众”

——加央措成帮扶贫困群众的故事


核心提示

    达多阳光经济合作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加央措成本着“办好一个合作社,带富一方群众”的理念,从不退缩,勇往直前,带领达孜村村民在致富增收路上砥砺前行。加央措成和他的合作社立足于实际,创新模式、强化带动,整合本地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帮扶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一头微长带点曲度的头发,略显苍老的脸庞,微高的个子,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他就是加央措成,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吉多乡达孜村的致富带头人。

    日前,记者来到达多阳光经济合作社,一探加央措成是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刚到达多阳光经济合作社,加央措成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我们去参观合作社的温室大棚,29座温室大棚排列得整整齐齐,大棚内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有大白菜、西葫芦、青椒、芹菜、西瓜、黄瓜……加央措成说:“2015年我们自主建设了温室大棚,经过2016年、2017年的努力,实现了50万元的营利。”

    看过了温室大棚,加央措成便开始和记者聊起他的经历。

    2001年,25岁的加央措成来到拉萨经商,在几年的磨练间,回家经商的想法一直浮现在他的脑海里,2005年加央措成决定回类乌齐发展。

    回到类乌齐的加央措成马上联系了好友土登,和他一起商量合作经商的事情,土登和他一样家庭还算宽裕,很快便答应了下来。接下来,加央措成和土登到处打听门面消息,终于在类乌齐县买下了两个门面,开了一家服装厂和拖拉机配件销售店,生意还算红火。

    直到2012年,他回老家吉多乡达孜村时,看到家乡很多贫困群众没有工作,只能靠低保度日,加央措成希望自己能帮到他们。“当时我想起其他地方合作社办得不错,还能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就下定决心办个合作社帮助家乡的贫困群众。”加央措成说。之后加央措成便和土登一起商量办合作社的事,他们把自己的生意放到一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成立合作社的事宜中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由于初创人员只有5人,成立资金不足,加上没有管理经验,市场局面一时打不开,加央措成本着“办好一个合作社,带富一方群众”的理念,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借鉴周边合作社的经验,结合达孜村实际,闯出了一条集产购销为一体的合作社路子。

    合作社成立起来了,但村民却在观望。“以前没听说过什么合作社,也不知道是不是骗人的,所以一直没加入的想法。”村民旦比告诉记者。村民的不理解和他们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做法,让加央措成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但他没有轻言放弃,一家一户上门做思想工作,给村民讲合作社成功的案例,最后终于有人愿意加入合作社了。“我能感受到他是真心实意为我们着想,我相信我们村的合作社也会成功的。”旦比信心满满地说。

    村民逐渐加入到了合作社中,加央措成喜悦之余,积极响应政府号召,2016年、2017年两年,拿下了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的项目,这带动了全村30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15人)实现就业,发放劳务费300余万元。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2年到现在,达多阳光经济合作社的固定资产已发展到4000万元,成员也从5人发展到了28人,旗下员工达200名。已实现脱贫的昂旺次扎对记者说:“加入合作社之后,每个月能拿6000元钱,基本生活有保障了,特别感谢加央措成,现在孩子们能够安心上学,我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现在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了,我打算在县城建一栋独立的办公楼,不只这样,我还打算在桑多镇建一栋宾馆,再把一楼腾出来卖温室大棚种的瓜果蔬菜,让合作社成员经营,收入算合作社共有,这样的话,达孜村的村民能更多、更快地实现致富增收了。”加央措成满脸笑容地说。他的“办好一个合作社,带富一方群众”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达孜村村民也在致富增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据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