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1版:要闻
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08日 返回该版首页

上半年成都市消协 受理消费者投诉8559件

上半年成都市消协

受理消费者投诉8559件


□本报记者 李国华


近日,成都市大邑县的伍女士向消协投诉,称其父花费3000多元在某健康生活馆购买了含“硒”的保健品后,又禁不住销售人员的宣传推销,购买了19800元的负电位治疗仪器。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被“忽悠”了,商家也不给退货。经过消协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商家最终全额退款,该经营者也因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消协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855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接待来访和咨询8780人次。

据了解,在这些投诉中,电子电器类投诉有1426件,占投诉总量的16.66%,位居第一位;其次是家用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为1322件,占投诉总量的15.45%;第三位是食品类投诉1247件,占投诉总量的14.57%。

成都市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家用电子电器类消费基数大,投诉比重相对较重,投诉主要集中在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比如部分小家电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维修频率高,使用寿命短,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质量不尽满意,一旦厂家不能及时提供配件,导致维修期限延长,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售后修理质量也参差不齐,存在多次修理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服务和美容、美发等行业消费领域,消费者反映集中的主要问题有霸王条款、诱导消费;住宿环境差、服务质量不到位,费用虚高;经营者变更经营信息、搬迁、停业、装修不告知消费者;美容美发效果与宣传差异大、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存在强制消费等。

“今年上半年,我们共受理交通工具类投诉597件,比起去年受理的1035件有明显降低,这说明我市汽车消费环境正在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汽车厂商及服务商在应对和处理消费投诉上更加规范合理。目前消费者反映比较多的除质量问题外,还有汽车保养存在过度保养,变相收费的现象,售后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差,存在多次维修仍无法解决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

成都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第一,在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消费时,建议消费者选择大商场、专卖店、信誉好的网店等正规渠道,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在选购小家电产品时,要认清产品的安全认证标识,查看产品合格证明,尤其应看清楚防漏电装置是否完备;第二,在生活、社会服务消费方面,消费者不要图省事、图便宜而购买各种预付卡,特别是尽量不买大额的、使用周期长的预付卡,衣物洗涤不要只图便宜和送取件方便而选择街头小店,洗涤贵重衣物时,建议“保值洗涤”,减少纠纷;第三,在选购食品方面,消费者要细心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任何标识的“三无”食品,发现制售劣质食品行为或自身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第四,在购买家用汽车时,要保留好购车凭证,维修、保养汽车时要擦亮眼睛,避免掉入“过度保养、捆绑销售、虚假宣传”等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