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1版:要闻
内容详情 2021年10月22日 返回该版首页

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蓉启幕 近30位院士共话生物技术新发展

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蓉启幕

近30位院士共话生物技术新发展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10月20日, 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第三届)在成都开幕。近30位院士、300余位权威专家、100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近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代表汇聚成都,共话中国生物技术新发展。

据了解,本届大会以“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成都高新区承办。开幕式上,四位院士从不同角度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带来《大科学计划与中国使命》主题报告,以蛋白质组学的实践为例,展示了大科学计划是集合工程方式与计划手段、汇聚科技资源力量、求解重大科学命题的最新研究范式,是科学研究由传统“手工小作坊”向现代大规模“工场”演进的一次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带来《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主题报告,分享了脑科学基本原理在类脑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创新应用,对类脑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带来《基于药代——药效研究的细胞治疗产品的成药性探索》主题报告,分享了细胞治疗产品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理论与成果,提出了当前成药性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加快细胞治疗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来《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主题报告,从机理到临床应用各方面阐释了中医药的理念,分享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开幕式上,三位院士带来的医学报告新书,吸睛全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来新书《2020中医药研究发展报告》。该书系统回顾了2020年以来国家政策引航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及成绩,为推动“十四五”中医药研究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及下阶段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在新书《2021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中总结了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进展,聚焦生物技术领域新兴热点,分析产业发展态势,展现出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正迈向系统化、工程化和数字化的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带来新书《2021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分析了2020年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现状与趋势,总结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相关的政策法规,展示了中国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与成果。

“高科技生物技术产业未来一定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我们在发达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表示,生物技术解决的健康、人口、农业、资源等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解决好了一定能支撑产业发展。“当我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健康就成为老百姓的第一需求,所以生物技术在我国大有可为。”

开幕式上,《202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正式发布,现场公布2020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排行榜分为单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榜单,其中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与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一方阵。

据悉,本届大会持续三天,设置1场开幕式、17场分会和3场闭门会,围绕政策、技术和产业、基地平台和人才、资本、科技成果转化等5大主要板块,通过学术报告、专题研讨、重磅发布、成果展示等活动,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全面展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成就,共同谋划“十四五”生物技术发展路径,探索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