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区域碳市场建设
推进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川渝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座谈会 修订完善合作框架协议
为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川渝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在成都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座谈会。
双方经过前期多次磋商形成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协议》),此次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以现阶段的《协议》为基础,从推动战略规划协同、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建设区域性碳市场、展开减污降碳协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及试点示范合作、加强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深入讨论两地在碳排放权交易、碳评、温室气体监测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可能。双方均表示要同向发力,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会议指出,此次座谈交流为双方合作打造了良好开端,今后要加强联系提高效率,双方指派固定对接人员,修订完善《协议》内容,突出合作重点;要加强配合发挥优势,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探索跨区域碳市场建设,共同推动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要加强学习提升水平,吸收重庆市碳评工作、碳资产管理先进经验,共同服务绿色低碳企业,推进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川渝携手进一步加强
跨界河流治理保护
为进一步加强川渝跨界河流治理保护,近日,在2021年度川渝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上,川渝决定携手组织制定81条跨界河流水系图,通过共享川渝河长制信息基础数据,加强跨界河流联合执法等措施,携手共护长江母亲河。
据了解,川渝地区共有81条跨界河流,川渝两地河长制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共享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川渝两地还将探索河长制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以加快推动川渝跨界河流治理水平。两地将探索共享81条跨界河流GIS图、跨界河流重要水利水电工程三维模型图,川渝毗邻国考环保断面水质巡测和在线监测情况、川渝毗邻雨量站、川渝毗邻水文站、川渝毗邻重要取水户实时取水量、川渝毗邻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水量监测情况、川渝毗邻重要水库水位和最小下泄流量监测情况等,为川渝河湖治理、河道管理、水资源保护、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