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民生在线
内容详情 2021年11月26日 返回该版首页

阆中市公墓管理所 提升服务质量 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阆中市公墓管理所

提升服务质量 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编者按

近年来,四川省阆中市公墓管理所在上级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规范经营,以创建殡葬改革示范单位为目标,积极打造“阳光”殡葬服务品牌,特别是在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立足本职,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殡葬进社区服务更温馨

阆中市公墓管理所为深入推进殡葬服务进社区试点工作,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协助居民治丧,切实解决群众治丧过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打通殡葬服务机构连接群众“最后一公里”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墓位收费政策、标准、项目、办事流程等进行一一解答。

殡葬服务进社区试点是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真贯彻四川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实施方案》的要求上,阆中市公墓管理所积极在全市5个街道办事处30余个社区开展了“仁孝四川 绿色殡葬 平安中元”暨森林防灭火公益宣传活动, 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解答的形式为城乡居民提供殡葬服务咨询,包括殡葬流程、价格收费等信息, 大力倡导“绿色殡葬阳光殡葬”。同时发放了《殡葬服务手册》,协助民政部门深入社区开展殡葬调研、问卷调查、信息统计等工作,现场张贴资料发放宣传单,向广大市民普及文明祭祀等相关知识。

殡葬进乡镇民政送服务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所党支部围绕本职工作,积极服务“后半篇”改革工作,把殡葬服务进社区试点工作拓展到乡村,依托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点,深入到村社积极开展殡葬政策宣传、殡葬信息服务,实施供需对接,搭建起殡葬服务机构连接居(村)民的桥梁,实现由“群众找机构”到“民政送服务”的转变。

有的乡镇离城市较远,为了进一步提升治丧服务,公墓管理所打通殡葬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前端工作主要在殡仪馆等单位,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公墓管理所与殡仪馆联合,通过多方协调最终实现了项目承接,帮助城乡居民联系殡葬服务机构,协助办理遗体接运、守灵、火化、骨灰安葬等相关事宜。在征得丧属同意的基础上,实行丧事所有环节的代为服务,用暖心服务让丧属情感得到抚慰。

家住妙高的张大爷说,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把老百姓的生后事都考虑得这么周全,感谢共产党!

城市周边乡镇开展禁燃禁放宣传活动也是殡葬服务进乡村的重要工作。“倡导文明、绿色祭扫”,采用鲜花等环保方式,每逢重大节日,出动宣传车穿街走巷,广为宣传,让人民群众对文明祭祀进一步了解,对预防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禁燃禁放树立文明新风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为了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机关工作部署要求,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体发展理念,阆中市公墓管理所结合当前森林防火要求,大力落实禁燃禁放条例,提高农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深入乡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10月,该所所长伍兴福带队先后到妙高、石滩、二龙等乡镇开展“绿色殡葬 文明祭祀”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向过往群众发放禁燃禁放和森林防火通告等相关资料,利用贴近生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环保的角度向群众讲解冥币、塑料花等祭祀用品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在集市醒目的地方,张贴了阆中市五大部门联合发放的禁燃禁放通告和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在春节、清明节期间,制作展板50个、横幅30条,深入300个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同时通过电视台播放祭祀宣传片、宣传车城区宣传、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大屏幕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宣传文明、环保、绿色祭祀,引导广大市民破除放鞭炮、焚香烧纸等祭祀陋习。在盘龙山、鹤长园等场所,专门设置了鲜花换纸钱兑换点、二维码网上祭奠扫描区,还设置了思念墙,用来让市民书写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疫情防控期间,推行预约祭扫活动,实行分时段、限人流的措施,顺利完成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同时推广“仁孝四川网上祭奠平台”,倡导网上祭扫,引导市民做好疫情防控。

通过以上工作,市民已全面接受采用鲜花等环保方式祭祀,也深感烧纸、放鞭炮后带来的空气污染,还给墓区一片安详宁静。

创新平台推动绿色殡葬

为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该所与卉格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一款以“绿色殡葬、智慧殡葬”为主题的云祭祀服务平台。群众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入网络纪念馆,以赠送鲜花、贡品或使用天堂信箱写信的形式缅怀亲人,其中云祭祀板块中包含政策法规、园区简介、陵园动态、代客祭扫、云纪念、名人馆、墓位查询、报事维修等功能,市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需要的服务。比如网上祭奠,进入该功能的“云纪念”模块,可以在网上为已故的亲人敬献鲜花,抒发哀思,摒弃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习俗,自觉加入到“绿色殡葬”的文明行列中。市民还可以通过“代客祭扫”模块,弥补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为亲人祭奠的遗憾。“墓位查询”功能是为解决祭扫高峰期墓位查询工作量大、查询效率低等问题,市民可自行输入购买人或安葬人姓名进行搜索,即可查询逝者墓位信息。云祭祀板块中的各项功能都是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为群众“量身定做”的。

平台的建立大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客户自助办理业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把群众从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网上祭祀上来,为推动”绿色殡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细化措施安全常抓不懈

每逢春节、清明节,集中祭扫人流量就会增大,管理所做好安全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对三个墓区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并形成台账;不定期检查墓区消防设备,一年组织1-2次消防安全演练;各个墓区的日常安全均由相关负责人排查安全隐患,每个墓区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专门聘请安保人员进行巡逻检查。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所建立防控领导小组,制订明确疫情期间办事注意事项,做好来访登记,对每个墓区进行消毒,购买物资,建立疫情防控物品收发台账。同时,大力推行预约祭扫活动,实行分时段、限人流祭祀,同时推广“阆中市公墓管理所云祭祀平台”,倡导线上祭扫,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江平 柏露 杨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