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市
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按下“升级键”
本报讯(刘莉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12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绵竹市获悉,近年来,绵竹市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抓手,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美化村容村貌、推动产业发展等,着力从文化旅游、康养、农业产业等方向融合发展,推动绵竹大地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发展活力。
建强村级集体经济
引领产业联片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是“主心骨”。为打造一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绵竹市委组织部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优选班子成员,优化班子结构,重点从农民工、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中选拔“两委”班子。换届后,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9岁,较上一届下降3.1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为37.8%,较上一届提升8.1个百分点。持续通过“头雁提能”“后备干部专项提升行动”等专项培训提高“两委”班子政治领导、带头致富、发展经济等能力,以带头实干不断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在九龙镇清泉村,书记张发安正在林下间超市了解林下产品的销售情况。超市位于九龙景区半山腰上,别具特色的玻璃房屋里陈设着后山林下种植的山药、竹笋、茶叶等特产,游客三三两两地驻足其间,挑选心仪的产品,与之相邻的“半山云染”民宿与林下间两两呼应、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了解,林下间是清泉村党支部盘活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打造的山货卖场,主要功能是集中展示、推广当地的土特产,推介旅游景区,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方便。通过支部示范带动,全村特色种植、乡村旅游业等蓬勃发展,村民致富途径不断拓宽,村域经济不断壮大,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余元。
着力夯实基础设施
不断刷新乡村“颜值”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在广济镇云盖村,经过风貌改造后的农家院落颇具特色,三五成群的游人漫步其间,怡然自得。“今年云盖村靓化了村容村貌,现在步步是景,处处皆画,令人惊喜不已。”游客黄晴一边欣赏村景,一边感受民俗风情。
为进一步增强云盖村民宿游的吸引力,村“两委”不断丰富休闲娱乐项目,新建游客中心,增设停车位,并在登山道两边栽种200亩辛夷花,引导游人早晚登山健身、河滨散步、免费骑行等。利用河滩资源打造儿童游玩沙滩、林中吊床休闲露营,夜间吹河风喝夜啤吃烧烤等,丰富多彩的康养娱乐休闲,吸引了无数游人纷至沓来。
漫步于九龙镇双泉村,茂盛的枫林曲径通幽,白墙青瓦的农居错落有致,平坦干净的村道纵横交错。
“过去,我们村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经过改造的村庄处处彰显着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颜值’和‘气质’。”村民陈达海谈起村里的变化,脸上满是笑意。
今年,九龙镇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和竹林风景线建设为契机,着力加强双泉村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农居风貌提升和污水集中统一处理,新建了法治广场、村民议事广场,打造了彩色骑游道、王家泉、枫叶林等乡村特色景点。如今的双泉村交通便利、环境清幽,村“两委”积极谋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这是绵竹市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带给农村容貌的新变化。如今,一个个美丽乡村点缀着山乡田野,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宜居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瞄准乡村旅游产业
做好农旅融合“文章”
农旅融合让家园变花园,乡村变景区。盛夏时节,汉旺镇新开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枝繁叶茂的藤蔓挂满支架,一串串绿色的葡萄晶莹剔透,主人叶昌义穿梭其间,忙着除草疏果。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叶昌义瞄准致富契机,今年4月,他在果园里修建了房屋,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汉旺镇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种植葡萄600余亩、枇杷2000余亩、桃子600余亩、梨树3000余亩,加快推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走进清平镇,浪漫的星空屋、充满童趣的小火车、五彩斑斓的农房、趣味十足的熊猫科普馆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清平镇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切入点,以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为基底,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的华丽转身。如今,该镇积极布局全域旅游,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动员群众参与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在九龙镇清泉村,村民李华容正在葡萄种植基地里忙着采摘。前几年,该村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在外务工的李华容积极投身其中。随着技术和产量逐年增加,每年增收几万元让她喜上眉梢。
近年来,九龙镇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先后建起花木、蔬菜、葡萄、猕猴桃、核桃、竹笋等多个种植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将地域特色与农业资源、乡土文化以及旅游要素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路子,为镇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山水和村庄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在绵竹,党建为引领,实干是关键,越来越多的村庄迸发活力,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