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启消费公益法律援助前移模式
——四川什邡在全川率先成立“消费维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
□宋娜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
12月13日,四川什邡市消费维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室挂牌成立,这是什邡市市场监管部门与司法部门建立联动调处机制,推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把“调解优先、源头治理”理念落到实处在全省范围内的率先实践。这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开启了消费公益法律援助前移模式,也打开了什邡市多元化消费纠纷调解新局面。
据了解,“消费维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在什邡市市场监管局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秘书组,并在6个司法所下设6个工作室,安排有律师轮流值班,为消费者免费提供消费维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和咨询服务。
以前,律师介入消费维权大多是在当事人双方矛盾已尖锐并“对簿公堂”后,“消费维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室”成立后,律师介入时间可提前,这有助于消费者选择理性消费方式,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消费纠纷中市场监管领域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节约了相应司法行政资源。
“成立消费维权公共法律维权站、维权室是我们市场监管局与什邡市司法局为进一步落实为民办实事、为消费者解忧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法律咨询和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有利于减少消费纠纷。”什邡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珂告诉记者, 消费维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成立后,通过律师提前介入,不仅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消费前、消费后的律师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还可以增强商家的法律意识,促进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