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21日 返回该版首页

“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 +企业+村民” 探秘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富荣村 集体经济发展强村“富民模式”

“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村民”

探秘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富荣村

集体经济发展强村“富民模式”

本报讯(聂龙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12月20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获悉,罗江区金山镇富荣村因村制宜,以“农业服务”为主抓手,明确各类主体的功能定位,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思路,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党员、群众等主体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多方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村民”的强村富民模式。

支部引领 土地破题

深入实施“头雁回引”工程,通过村“两委”换届,成功吸引在外创业做生意,懂市场、思路活的“能人”回村当选富荣村书记,同时选拔一批年轻干劲足、群众认可口碑好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构建引领发展的基础。村“两委”充分考虑村内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率较高,老百姓流转土地意愿较大,同时周边镇村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情况,围绕农业生产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率先将自家的闲置土地拿出来交由村集体打理。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最终整合土地837.45亩,并通过农交所挂牌交易,成功引入四川蜀粮源农业有限公司,由公司规模化平整闲散土地、提升产业基础设施、实施标准化生产等。通过引进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村集体通过为企业提供劳务输出、纠纷调解等收取管理服务费,赚取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

需求催生 服务创收

收取管理服务费可持续性不强,经过充分的市场论证,2018年富荣村“两委”在农资经营方面“做文章”,以村集体名义开办农资超市,为村民提供农资服务,同时与四川蜀粮源农业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合同,每年固定提供农用物资,让农资超市收益加上了“兜底担保”,每年净收入近5万元。

考虑到全村粮油基础产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出效益较低的现状,村“两委”用争取到的100万元扶持集体经济项目专项资金,购买植保无人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农机设备,成立富荣村农机服务队,并以全村规模流转的土地为支撑,与业主签订农机定制服务协议,为业主提供播种灌溉、病虫害防治、收割转运等一站式农机服务。

此外,富荣村紧抓金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筹备成立土地专合社,集中流转、整理土地,在增加土地品质的同时,预计将增加耕地面积300余亩归村集体所有。土地专合社将把土地集中发包给企业、种植大户等主体,预计通过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等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20余万元。

人才助力 经营提质

为保持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村“两委”班子说服本村致富带头人、“土专家”,每人5-10万元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并担任管理人员,将村集体经济组织效益与个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优势叠加。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和优质资源,不断探索拓展集体经济组织多元化增收途径,逐步形成集农机农资服务、建材销售、休闲垂钓、柑橘种植、土地流转、自来水管网维护等为一体的服务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1+1>2的裂变效应。

同时,为了实现人才与发展相互促进,持续增强集体经济内生动能,富荣村将本土人力资本开发利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引进来+送出去”方式,把专家讲师“请进来”到田间地头授课,把年轻党员、后备干部“送出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助推集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