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市场
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21日 返回该版首页

生态冬笋俏销市场 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生态冬笋俏销市场 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茶竹村村民洪家举邀约邻居一同上山采挖“茶竹山货”——冬笋。竹农们往往分散在9000余亩的竹海里独自穿林寻笋,破土挖笋,每人每天能采挖10多斤-20多斤冬笋,运气好时能挖50多斤。

连日来,在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茶竹村等地,竹农们正抢抓冬笋采挖季,穿林寻笋,破土挖笋,鲜嫩的冬笋鼓起了他们的腰包。竹农洪家举告诉笔者,冬笋不像春笋等其他笋类那样会破土而出,能轻易采得,对于藏在地里的冬笋,要找到它可是一个技术活:在竹林挖笋首先看是否是母竹,有母竹的地方就有笋子,再看楠竹末梢的朝向,它朝向的地方附近就有冬笋;采挖时,要格外小心,用锄头轻轻刨掉表层泥土,看到笋尖后,必须沿着冬笋的外围轻轻挖,不然就得不到完整的冬笋了。

2020年,通组公路修进了茶竹村的村落、竹海,打通了冬笋外销的道路。该村成立竹韵农村综合服务社有限公司,着力探索“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深入挖掘茶竹资源,就近集中统一收购冬笋销售,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高价销售自家冬笋。同时,该公司还购买了烘干设备,通过烘干加工提高冬笋的附加值,以拓宽销售渠道。“今年的冬笋收购价是每斤10元左右,产量预计将突破4万斤,产值可达到40万元。”茶山竹海街道茶竹村党总支书记敖志菊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茶山竹海街道立足5万亩竹海资源优势,围绕“全域旅游示范街、永川城市‘后花园’”发展定位,以建设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着力写好茶竹文章,擦亮“茶竹山货”品牌,积极探索发展竹编、竹笋、竹荪、手工茶、茶竹宴等茶竹特色产品,加快走出一条以资源开发型经济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助推乡村振兴。

特约记者 陈仕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