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策略
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小学校 李晓辉
过去,小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课外培训班占用户外锻炼的时间较多,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2021年教育部出台学生“双减”政策,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双减”时代背景下一线体育教师如何去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是一个新命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践行。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的
小学体育教育
——以生为本,专业引领。“双减”政策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提高,体育教师不能松懈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龙泉驿区教育局每年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就是从师资素养提升上下功夫。以生为本,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在体育运动上做出专业的示范,将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生为本,合作体验。龙泉驿航天小学校主体式对话课堂的小学体育课堂上,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合作体验的机会,实现学生对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高效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身体机能获得锻炼和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培养,最终确保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全面提升。
——以生为本,赛评提能。五育评价体系中对学生体育的评价有一条重要的标准,那就是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在龙泉驿航天小学校五育评价指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极有利于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升。
——开拓兴趣为主的体育社团阵地。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的重要延伸,是发展学生兴趣、提高技能的重要阵地。因此龙泉驿航天小学校积极开拓以兴趣为主的体育社团阵地,打破班级限制,开设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促使学生达成两项体育技能,社团中挖掘和发现的体育人才还可向校队输送。另外我校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组建特长学生体育训练队伍
“双减”下学校对体育特长学生集中进行体育训练。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体育训练能够让那些有先天体育优势和运动专长的学生,从小被发掘并得到系统科学的训练,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尝试布置花样趣味的体育作业。“双减”后对学科类家庭作业有严格的控制要求,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和体育类家庭作业,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场地要求布置适量的体育家庭作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双减”是一个划时代的教育变革,作为一线教师唯有钻研领会变革精神,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实施精准的变革策略,才能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地到自己的教学中,落实到学生身上及学校的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