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28日 返回该版首页

培育国际化创新人才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川渝两地归国留学人员、外国留学生同台竞技

培育国际化创新人才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川渝两地归国留学人员、外国留学生同台竞技

为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促进川渝地区留学生创新创业,近日,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成都大学承办的“创业西部 留·在双城”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成都大学举办。

“创业西部 留·在双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川渝两地人社、教育部门在2020年共同探索推出的新生国际化品牌活动,至今已举办2届大赛,累计吸引221个项目参赛,正日益成为培育川渝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沃土。大赛旨在引领川渝两地留学回国人员和外国留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国际视野等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本届大赛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高校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本届大赛,四川18所高校、重庆11所高校参赛。二是大赛吸引力明显增强。本届大赛得到了川渝两地留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的广泛关注,两地共113个项目报名参赛,大赛的吸引力明显增强。三是大赛影响力显著增大。在川渝两地共同努力下,“创业西部 留·在双城”留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品牌初步建立和形成,大赛不仅得到了留学生、留学回国人员的热烈响应,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力显著扩大。

本届大赛分初赛、赛前培训、决赛等多个阶段,项目涉及领域包括现代农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大赛启动以来,川渝两地共113个项目报名,89个项目参加初赛,其中四川赛区有69个项目参加初赛,重庆赛区有20个项目参加初赛,最终四川和重庆各有10个项目从初赛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现场,来自川渝两地的26名归国留学人员、34名外国留学生同台竞技。参赛选手中既有归国在渝创业的资深开拓者,也有高校外国留学生创业新秀。参赛项目中既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也有接地气、利民生的乡村振兴创新创业项目,整体呈现高品质与高专业度的特点。决赛分为选手路演、评委提问、选手答辩三个环节,大赛评委会由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及指导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社会影响力的创业研究和指导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及创投行业领军人士组成。在决赛中,各项目团队经过激烈角逐,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优秀项目奖8个、优秀组织奖9个。颁奖仪式上,对为本届大赛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对获得三等奖及以上项目的导师颁发优秀创业指导师奖。


同题共答 同频共振

川渝深入推进两地知识产权合作

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川渝知识产权合作协议》,2021年8月,川渝两地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助推川渝地区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川渝两地知识产权合作,全面巩固两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成果,近日,2021年川渝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总结交流座谈会在四川资阳召开。会议通报了四川省、重庆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有关情况,行动表现突出的单位交流发言,发布川渝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十大典型案例。

四川方面指出,近年来,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川渝知识产权部门在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共推知识产权运营大市场、共筑专利快速预审大领域、共享知识产权服务大平台、共培知识产权大队伍、共促知识产权发展大协同等方面合作顺利,为川渝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四川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要继续按照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要求,结合本次会议要求和工作实际抓好落实,与重庆市知识产权系统一起推进川渝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建设。

重庆方面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川渝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起步之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强化双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产权支撑,为共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川渝共同推动

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近日,四川省节能环保品牌推广川渝行(内江站)暨川渝节能环保人才技能大赛在内江市举办。

活动包括四川省节能环保品牌推广川渝行(内江站)暨川渝节能环保人才技能大赛活动启动仪式,川渝地区工业和公共机构绿色发展成果、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利用展览展示,节能法规政策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环境权益赋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等知识和案例分享,以及成渝经济圈节能环保工作座谈会,旨在共同推动川渝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分别介绍川渝两地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情况,共同提议在节约型机关创建、反食品浪费、标准制度建设、节能宣传、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共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供图)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蝶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