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29日 返回该版首页

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 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 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成都市青白江区应急管理局 刘洪文

青白江区是成都市化工集中区,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于促进青白江区乃至全市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青白江区应急管理局以防控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系统性安全风险为重点,着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智慧治理,加快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青白江区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白江区危化品从业单位数量多,涉及品种繁杂,分布面广。据统计,全区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7家、重大危险源企业6家(含3家生产企业),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企业4家(含2家生产企业),带储存设施经营企业2家,医药化工企业1家。危险化学品经营(票据交易企业78家)、商店(油漆、工业气体)7家、加油站46家。

由于多种因素,青白江区危险化学品监管存在缺乏产业集中发展规划;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产业安全基础差;部门监管难度大;专业监管人员不足等主要问题。

二、抓好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统筹规划,把好安全准入门槛。一是做好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对化工园区市政建设、安全生产现状、运行风险隐患等进行科学评估,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化工园区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二是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青白江区应急管理局以防控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系统性安全风险为重点,着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快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整改提升和搬迁工作。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政策引导”的原则,通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整改提升和搬迁工作,降低青白江区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和环境风险,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化工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充实监管力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机构及其职责”,要在镇(街道)级政府、园区管委会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监管机构,并确定机构、编制和人员,明确监管范围、监管职责。二是健全青白江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按照《成都市青白江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2021-2022年)实施方案》,组建青白江区应急救援队伍,科学、专业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低社会影响。尤其要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对地震、强降雨等巨灾情况下的应对处置工作,严防因自然灾害引发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

(三)加强培训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和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其思想认识,保证其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加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要在提高培训能力,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严格参训人员的考核。二是加强对企业内部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四)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分级分类监管。青白江区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多,地域分布广,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如果在监管工作中,重点不突出,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实行动态监管、分类监管,突出各级各部门监管重点是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青白江区应急局通过推进企业安全设施提升改造、强化执法检查、加强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有效提升了各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风险分级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企业的监管类别,实行动态化的分类监管。督促各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强化行业监管责任,按照职能职责,严格落实各行业领域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五)加强政策引导,在服务中体现执法。青白江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要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隐患整改、宣教培训、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促使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一是政府应多出台支持帮助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技术改造和从业人员培训上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其安全生产条件。二是引导中介机构与小型危险化学品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提供技术服务。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在中小企业逐步推行 “安全生产顾问”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在特定时段对重点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检查,以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从而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