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3版:四川新闻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11日 返回该版首页

“渣子坝”变中转站 “邻避效应”得化解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切实解决垃圾处理民生难点

“渣子坝”变中转站 “邻避效应”得化解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切实解决垃圾处理民生难点

□本报记者 肖朝德 李国华

“环境干净了,气味也不臭了,再也不会清早就叮叮咚咚扰民了,真的大变样了,给社区点赞!”家住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三元社区聚智苑居民阮力存说道。

油污满地、环境脏乱、臭气哄哄、噪音扰民,是这个使用超14个年头的垃圾房曾经的真实写照,行人路过时总是避之不及……据了解,位于成雅桥下的三元社区垃圾中转房始建于2007年,原占地面积30平方米,毗邻新园农贸市场,主要用于承载新街、三元、新南社区共计1.2万户居民及400余个商铺的垃圾中转工作,该场地由于使用多年,地面坑洼不平,脏水滞留,下水道经常堵塞等问题,给周边环境带去极大负担,又因缺乏专业垃圾处理设施设备,所有垃圾未经压缩,密封性不好异味重,特别是清晨作业噪音大,给周围居民生活及临近商家经营带去很大困扰。

为切实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于2020年6月开始启动三元社区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制定相应工作计划方案;并协调专业设计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设计切实可行的效果图,特别是在房屋高度、功能区域划分、排气口朝向、通道闭合、噪音异味解决等方面做出了合理规划和设计,并坚持以“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听群众的声”工作方式积极摸排辖区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坝坝会、协调会、上门入户、实地参观成功点位的形式向居民宣传介绍新型环保垃圾中转站的功能和优点,在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2021年10月升级改造后的三元社区垃圾中转站正式投入使用。

来到改造后的垃圾中转站,记者看到,占地面积由之前的30平方米扩建到了200平方米,墙体全部瓷砖贴面干净整洁,并张贴中转站工作制度、安全操作规范和除臭消杀制度,作业标准规范统一;地面防水、硬底化处理完善,再无污水溢出;新安装的喷淋消杀、新风、清洗、降温、抑菌防臭等智能清洁系统,让收储、转运垃圾的地方化脏为净;转运站基础设施、机械化运作、应急处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打造出一站一景集容器化、机械化、密闭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垃圾中转站运营模式。

站内还按照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等类型进行区域划分,布局分区合理有序;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管理、分类运输的完整中转链条,开启社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新模式,为后续垃圾分类处理减轻极大工作负担。升级后的垃圾站日均中转垃圾吞吐量可达20吨,垃圾基本保持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切实做到了“垃圾不外露,沿途不渗漏”,周围环境日渐清爽,“渣子坝”变转运站,“邻避效应”得以化解,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据了解,投入使用至今,居民群众反馈良好,无一例投诉。

社区老年文艺骨干胡素芬说:“垃圾房旁边就是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以前臭味熏人、污水横流,改造后环境变好了,隔这么近也没有臭味了,大家也都愿意再来参加文艺活动。”

“改造完成后,有效解决了垃圾中转站智能设备缺失的问题,极大提升了中转站内卫生清洁循环能力,特别是新增加的新风除臭、低温杀菌等系统,即使夏季气温高,也可保持转运站内几乎闻不到酸味、臭味,切实缓解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石羊街道城管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整合完善辖区环保配套设施设备,坚持合理布局垃圾转运站选址、群众意见收集等工作,预计2022年内完成盛乐、盛华、锦羊等社区多个居民院落垃圾房提档升级初步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