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19日 返回该版首页

百年征程再出发 拼搏奋斗谱新篇 重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百年征程再出发 拼搏奋斗谱新篇

重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陈敏尔等出席 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张轩主持

1月17日,重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市人民大礼堂隆重开幕。

本次全体会议的执行主席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陈敏尔、张轩、吴存荣、彭金辉、周旬、杜黎明、沈金强、夏祖相、王越、陈元春、周少政担任。执行主席张轩主持会议。

胡衡华、张鸣、刘强、李静、莫恭明、李明清、段成刚、高步明和大会主席团成员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应到代表866人,实到代表821人,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中共重庆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动员全市各族人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上午9时,张轩宣布大会开幕。

代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2021年工作回顾;二、2022年工作安排;三、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胡衡华说,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重庆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市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胡衡华说,今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重庆市也将召开第六次党代会,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胡衡华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虑。

胡衡华说,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注重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注重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统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持续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优化效应;三是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四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五是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六是扩大高水平开放,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八是持续推进城市提升,提高城市功能品质;九是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更有效举措促进共同富裕。

胡衡华说,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实际行动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要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努力使法治政府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要把效能建设抓紧抓实,激励担当作为,让敢干者有舞台、实干者有平台,让担当者无忧、奋斗者无憾;强化效率意识,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对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立说立行、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要把廉政建设贯穿始终,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做到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重庆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的出席人员和列席人员、在渝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和市级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本次会议。

有关市领导、驻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负责人、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政协秘书长、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应邀在主席台就座。


数读重庆经济

2021年1-11月数据

11.9% 

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8.7%

11.7% 

从经济类型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股份制企业增长12.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9%,私营企业增长11.5%

33个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主要产业中,汽车产业增长14.0%,摩托车产业增长6.7%,电子产业增长19.4%,装备产业增长18.3%,医药产业增长15.0%,材料产业增长7.8%,消费品产业增长9.6%,能源工业增长3.4%

256种

分产品看,391种主要产品中25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汽车增长29.8%,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18.7%,液晶显示屏增长27.9%,钢材增长0.5%,铝材增长20.2%

98.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7%,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489.5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8%


推动产业发展

稳定经济基本盘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从重庆产业发展角度看,未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认为:从重庆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要稳支柱性产业增长。制造业尤其是汽车、电子两大支柱,市场份额大、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稳定这两个产业的增长,对全市经济稳定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次于制造业,重庆要发挥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优势,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西部金融中心方面发好力、发巧力,促进提质增长。

二是要实施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现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既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汽车、电子、装备、材料等产业价值增长空间;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创造新需求,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拓宽产业的增长空间。

三是要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成都的产业、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立足于市场容量大、潜力大的行业,积极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扩散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间产业相链,提升整体产业能级,建设汽车、电子、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心城市与腹地互相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是要强化龙头企业在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中的牵引作用,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在产业链上掌控核心技术的企业,积极招商掌控核心技术、具有核心引领、能弥补本地产业链短板的国内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