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民生在线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21日 返回该版首页

推进农污综治 建生态美丽乡村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农村生态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推进农污综治 建生态美丽乡村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农村生态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地处秦巴山南麓,是利(州)阆(中)古驿道必经之地。全村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辖380户1275人。昔日,三会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脏乱差,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横流、垃圾随处可见,苍蝇蚊虫满天飞。2014年,三会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为彻底改善该村农村人居环境,三会村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探索实行“五个一”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断展现。

目前,全村建成聚居点100立方米无动力地埋式大型三格化粪池3座,联户微动力污水处理站2座,人工湿地1座,户用沼气池45口,户用三格化粪池392口,户用人工湿地4座,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400立方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收集率、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3900元提高到2020年的26848元。

以乡村振兴为带动,坚持“村统筹规划、组细化实施”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一是全面排查,建立台账。组建“技术专家+镇领导+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排查工作组,对全村5家种养大户和380家农户生产布局、养殖规模、排污量、治理现状等全面调查核实,建立统计台账,实现底子清,情况明。二是统筹规划,重点治理。针对聚居点农户集中、单户联户居住分散、产业园区面积大等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源头减量、综合治理。三是梯次推进,压茬实施。将全村农户全覆盖纳入整治范围,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实行一次规划全面整治,明确责任机构、责任人,划定时间表、任务图,倒排时序进度,推动治理工程按计划、有步骤实施。

该村制定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四统一”建设管理标准,对城镇周边农户配套延伸污水管网,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居民聚集点、乡村旅游区通过集中建设无动力+人工湿地或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实现污水有效收集和处理;对分散农户通过建设户用三格化粪池、沼气池等,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实现资源化利用。“五有”体系强管理。指导村组两级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考评”的“五有”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全面实现建管并重。技术指导提质量。全过程监管、全覆盖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和验收关,手把手指导培训施工和管理人员,确保全村环境治污工程优良达标。

以创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村为目标,拓展村域整体推进,实现“点片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一是两种模式降成本。根据三会村深丘浅山地理情况,制定“独户分散微型为主,多点集中小型为辅”治理模式,对居民集中安置点、旅游集散地、畜禽养殖大户主要采取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对零散边远农户采取建设独户处理微型设施进行处理,实现全村380户农户和所有点源污染全覆盖。二是五套技术抓示范。先后探索建成雨晴坡无动力地埋式三格化粪池、莱阳湾微动力+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站、牛王广场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王大芳户用三格化粪池+小型人工湿地、仲永双和仲永陶联户微动力+小型人工湿地等5种模式和7个试点示范点,实现了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干有方向。三是全域推广全面治理。由点到线、由线向组、由组向村全域提速拓展推进,创造性地将水景建设和水生态修复融入到尾水资源化利用中,将治理尾水用于灌溉庭园、果园、菜地和房前屋后景观绿化带,实现多功能、多用途、分类分级、全面资源化利用。

坚持“整合资源,统筹实施,综合治理、一体推动”理念,有效解决村组对环境整治、污水治理重视不够、资金不足、效益不好诸多问题。打“生态振兴+美丽三会”组合拳。乡村旅游公路沿线建设乡村公厕4个、建户用卫生厕所450余个;硬化绿化园区路12.6公里、入户路24公里。创建星级美丽庭院44个。打“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组合拳。综合高海拔清凉、大森林富氧等生态优势,做大做强集生态康养、乡村休闲旅游、地方特色产业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高标准建成“两山”理论主体公园1个、生态环保长廊2处、实践创新基地1个,有力助推了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四川省传统村落及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等建设。

向文 何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