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26日 返回该版首页

地级城市品牌打造初探

地级城市品牌打造初探

吴维义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面对新发展阶段、立足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城市品牌打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地级城市品牌打造现状,探索分析做好此项工作的路径。

新时代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的必要性

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品牌如同商业产品,是高度提炼整合所属城市独特要素禀赋、历史文化、优势特色等,提炼形成的能传递给社会大众直观感受、形成强烈吸引力的综合形象。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如同知名产品一样,很大程度上就拥有了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正因如此,中国乃至世界对于城市品牌的打造都非常重视,如纽约、伦敦、巴黎、成都等。

当前地级城市宣传推广现状

近年来,一些地级城市在城市品牌打造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是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导致事倍功半。一是本末倒置,重宣传轻定位。一些城市简单地将城市品牌打造等同于城市宣传推广,忽视了成功的宣传必须要有核心品牌的支撑。宣传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只是战术层面,只占5%的比例。但是目前大部分城市80%的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在宣传上。殊不知,没有城市内核的充盈,任何宣传都“淡而无味”,很难在城市群中脱颖而出。二是定位不明,城市品牌塑造趋同。城市定位是城市品牌的重中之重,决定了“招牌”能不能“叫响”,能否被大众认可。城市的定位必须充分发掘本地优势、特色、亮点,形成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和高度吸引力的概念形象。而当前,一些城市简单地复制、借用大众定位,遍地的“休闲之都”“名人之乡”“康养圣地”,导致城市形象不突出,没有吸引力,达不到推广与宣传的预期效果。三是各自为阵,定位、推广没有形成合力。城市品牌的打造是系统综合工程,涵盖规划、建设、文化、商业、宣传等方方面面,绝非一家一时之功。而一些城市在实践过程中,确实各方面都有注重城市形象的打造,但缺乏统一系统的谋划和措施,很难形成1+1≥2的效应。很多城市缺乏城市品牌整体建设的统筹部门、缺乏城市品牌管理理念、缺乏专业城市品牌建设人才。加之城市管理者更换频繁,制定的蓝图很难一绘到底。四是缺乏互动,宣传推广过于传统和程式化。当前,许多城市品牌的打造还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形象工程”,并没有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思维理性、专业地研究城市品牌打造工作。宣传推广也大都是官方运用传统主流媒体进行的单向输出式“广告”,普遍缺乏新媒体的运用和热度话题的策划,缺乏民间大众参与的互动式、体验性宣传,降低了城市品牌应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功能。

地级城市宣传推广策略探究

综合以上城市品牌打造工作中出现的误区和问题,结合一些成功城市的实践,个人认为,城市品牌打造是一件综合工程,必须具备全局意识、必须因地制宜、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机构,解决有人做事的问题。鉴于城市品牌打造的综合性,必须要设立统筹协调的机构,确保规划有人做、措施有人推动落实、基调方向有人统筹。设立机构可以有三个路径,一是参照文明城市创建、老区振兴等做法,专门成立一个有固定办公场所、有专职人员的城市品牌打造办公室;二是市委或者市政府牵头,组织城市品牌打造主要职能部门,成立一个推动城市品牌打造的工作领导小组;三是聘请一个专业的城市品牌打造的运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综合考量,个人比较认同第一种路径,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和持续性,办公室最好设在市级的精神文明委或者宣传部,在人员的配置上,最好选择研究从事城市品牌打造、规划、运营的专业人才。

立核铸魂,解决宣传推广什么的问题。城市品牌打造的最终目的,是给大众最直观的记忆点和吸引力,所以在城市品牌打造的过程中,就需要找到一个城市相较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唯一、权威的点,同时还需要用最恰当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重庆的火锅、轻轨,四川的大熊猫、九寨沟、三星堆,西安的肉夹馍、兵马俑等。再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东方水城,天堂苏州”“孔子故里,东方圣城”。再如,广州的“小蛮腰”、上海的“迪士尼”等。这些足以说明,城市独特标识的重要性和吸引力。如何发掘打造呢?其实可以来一场“头脑风暴式”的大众营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精神、宣传语、logo、市树市花等系列城市品牌符号。这既是在发掘提炼城市内核的方式之一,又是一场全民互动式的宣传推广。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提炼打造内核,所以,提炼总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融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资源禀赋、城市建设等多重因素。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城市名片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以点扩面,如名人、名历史、名小吃、名旅游、名资源等等。

适应时代,解决如何宣传推广的问题。准确的城市定位铸魂之后,就需要持续综合的宣传推广,以提升知晓度、知名度和美誉度。这里提到的宣传推广并非单纯的“媒体宣传”,所以在制定城市形象宣传推广方案时,应该是综合运用“友城、媒体、文艺、网络、民间”等重点渠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样化的城市形象综合宣传推广格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代言人”的时代,城市品牌的宣传推广也必须顺应传播格局的变化而升级,必须做到“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爆款和流量应该成为重要标尺。近几年成功的案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丁真纯真的笑容让四川理塘火遍全国、雪地里策马扬鞭的贺娇龙让新疆伊犁昭苏县成功出圈、记录农村生活的“张同学”掀起打卡农村的热潮……富于人文关怀和美感的微事件,也可能成为城市宣传的爆款。只要在契合的时间节点,引起大众的观感、情感共鸣,就会产生现象级的效果。城市品牌宣传推广,还应克服城市化的单向输出,多探索双向互动性的传播活动,形成“打卡”效应,如成都的爬楼大熊猫、重庆的“口吞轻轨”、北京环球影城的“话痨擎天柱”等。

综上,城市品牌打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理念上树立专业城市品牌打造概念,在推进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认识与树立城市的形象,细分受众群体,对宣传的信息与渠道进行整合。同时还要注重措施的统一性和注重时间和效果的积累积淀。

(作者系巴中市委宣传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