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两港口再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
本报讯(记者 赵蝶)记者昨日从四川港投集团获悉,交通运输部近日下发《关于外贸船舶临时进出宜宾港、泸州港部分码头泊位期限的批复》,同意外贸船舶临时进出泸州港集装箱码头1号、2号、3号泊位;宜宾港志城作业区4#泊位临时开放。这标志着,四川港投集团运营管理的泸州港、宜宾港再次成功申请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外贸船舶临时进出港口,填补了四川省港口没有国家开放口岸的空白。不仅可以降低时间成本,还有物流成本,也有益于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据悉,泸州港作为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四川第一大港和集装箱码头,是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也是我国南下外贸重要的水运通道。2021年,泸州港全年实现集装箱综合吞吐量17.21万标箱,同比增长10.91%,水运吞吐箱量13.51万标箱,同比增长9.39%,铁路装卸箱量3.7万标箱,同比增长26.1%,外贸集装箱吞吐量5.57万标箱,同比增长10.91%。
宜宾港位于岷江、金沙江、长江交汇下游14公里处,处于国家级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誉称万里长江第一港,是交通部规划的长江六大重要交通枢纽港之一,也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十大重要港口之一。2021年,宜宾港5G智慧港口从无到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22%;货物吞吐量166万吨,同比增长10.91%;水路进出集装箱90552标箱,同比增长15.2%,经营收入、货物吞吐量均创出了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