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3版:四川新闻
内容详情 2022年02月22日 返回该版首页

成都市金堂县 全面构建生活垃圾收运网格化体系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闭环收运

成都市金堂县

全面构建生活垃圾收运网格化体系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闭环收运

自成都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金堂县紧跟步伐,从垃圾袋装化的实施到撤桶换点,再到分类收集设施的升级改造,以及金堂环保发电厂、赵镇生活垃圾压缩站、竹篙生活垃圾压缩站的建成投运,金堂县在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中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基础设施日趋完整,围绕金堂县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和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的一张蓝图逐步绘成。截至2021年底,金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经营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均实现100%全覆盖,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在蓝图绘制的过程中,金堂县注重生活垃圾收运环节的完善,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的“闭环链条”提供基础保障。

理清收运线路

构建收运“大小环线”

一是合理规划布点。将1200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分布在县城区及各镇(街道)居民小区、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经营场所等区域,便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前端投放;将555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分布在收运线路上,并于生活垃圾分类的中端收运。二是完善收运线路。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的分布,充分发挥平台公司收运设施设备作用,形成“大环线”收运线路。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分布,充分发挥属地政府收运管理优势,形成176条“小环线”收运线路(含厨余垃圾收运线路63条、其他垃圾收运线路73条、可回收垃圾收运线路24条、有害垃圾收运线路16条)。三是两线融合组网。以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为衔接点,形成“小环线—生活垃圾收集房(或压缩转运站)—大环线”的“小环线+大环线”的收运模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效应。

整合收运车辆

组建收运“点面”网格

一是全域统筹划分网格。以收运线路涵盖范围为基准点,将16个镇(街道)、景区、成阿工业园区分成17个标段51个网格,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全覆盖。二是合理配置收运车辆。将296辆生活垃圾专业收运车辆分成60个收运组,每组配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运车辆以及小型电动分类收运车(其中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车辆跨组收运),在51个收运网格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三是及时提升更新机具。根据全县生活垃圾分类进程,组织现有服务环境卫生公共事业的企业,按照“具有分类辨识度高、满足分类收集需求、密闭性能好、经济适用性强”的特性,完成130辆原有小型电动分类收集车辆的提升改造,并配套“二定四运”定时定点四分类运输工作制度,深入收集点直接分类收运,补全前端分类收集车辆短板,实现“垃圾不落地”直接并轨垃圾收运环线,形成稳定、高效、安全、便捷的收运渠道。

强化督促监管

搭建监管“四级网络”

一是形成基层监督体系。锁定全县村(社区)责任人200名,物业责任人68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管理责任人591名,推动形成村(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责任人、业委会“四位一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监督网络。二是发挥部门监督合力。强化层级管控,完善县级部门、街道办(镇)、社区(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监管四级联动网络。三是落实收运监管制度。充分运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各标段收运台账记录,收运车辆签到等动态监管模式,建立警示发现和及时整改机制。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无停留、无异味、无遗留,杜绝混收混运现象发生。

刘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