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扩大“以案促改”成果
凝聚干事创业新风正气
四川省供销社召开“四川供销大讲堂”第三期暨警示教育大会
□本报记者 马工枚/文 胡斌/图
为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加快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为供销社“二次创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3月18日,“四川供销大讲堂”第三期暨警示教育大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宏葆主持会议,省纪委监委第十纪检监察室正处长级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刘银钱作专题讲座。四川省供销社机关全体干部,省供销投资集团及所属一级企业、直属学校分管负责人和有关纪检工作人员参加,省纪委监委驻乡村振兴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到会指导。
会上,刘银钱回顾通报了四川省供销社系列案件违纪违法事实,深入剖析了相关人员违纪违法原因,交流了案件带来的警示意义,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对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当前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形势,找准下一步工作重点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刘宏葆表示,省供销社要认真领会消化本次讲座内容,持续深化以案促改,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定不移反腐倡廉,努力开创供销社“二次创业”新局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刘宏葆就省供销社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了安排部署,并作集体廉政谈话。
刘宏葆指出,要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要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当前腐败的方式、特征和表现,提高及时发现和应对新问题新动向的能力,始终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要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刘宏葆要求,要持续巩固扩大以案促改成果。为深刻汲取违纪违法案件教训,修复供销社系统政治生态和商业生态,省供销社深入开展了“以案促改”工作,实施“六大行动”,在从严治党、决策监督、资产监管、项目治理、绩效评价、用人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要巩固好“以案促改”成果,确保整改好的问题不能反弹回潮,同时还要深入查找问题隐患,持续深化整改,切实形成一批常态化制度化成果,真正把整改成效体现到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刘宏葆要求,要始终保持重拳反腐高压态势。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坚持把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作为重点,强化对贯彻民主集中制、依法履职用权、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利用资产处置、业务合作、企业重组等搞利益输送、关联交易、内外勾结、中饱私囊,截留、挪用、转移、私分综改项目资金和其他各类财政资金及社有资产,违反“三重一大”制度、个人擅自决策等不作为、履行管理监督职责不到位等,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追责问责。始终坚持“有案必查”,保持执纪问责的高压态势,切实加大对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真正做到动真的、来实的,不护短、不手软,以刚性问责彰显法纪权威。
刘宏葆强调,要凝聚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2022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关键之年。要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将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要做到严守规矩、不逾底线,时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自觉做到慎言、慎行、慎初、慎独、慎微、慎欲,提高思想觉悟和境界,切实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让损害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无所遁形。要持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认识评价自己,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靠实干得认可,努力形成团结和谐、昂扬向上、向善向好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要做到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抓紧推进《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条例》立法工作、出台加快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意见、调整优化机关内设机构及职能职责、实施社有企业重组改革,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决心和一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魄力,趟出一条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崭新道路,同时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使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加大整治力度,切实保护干部奋发进取的勇气、锐气和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