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市场·教育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22日 返回该版首页

画中促读 以读范写 ——《詹天佑》教学一得

画中促读 以读范写

——《詹天佑》教学一得

四川省渠县第三小学  杨陈

《詹天佑》一文是爱国教育范例。多年从教,历教此文数遍。然而在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片段时,方法大同小异,或边读边画图,或边画边讲解,或边画边补白……没有创新,深感乏味。最近又教此文,深究“新课标”理念,何以达到培养学生三维目标?总想有所创新。细思之后,大胆革新,效果颇好。现摘录于下,同仁共勉。

一、课例分析

本节课学习目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此目的,我做了精心准备:小黑板、图片、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起,悬挂詹天佑图片,请孩子们关上课本,不去看课本描述,根据图示,用自己的语言,将三大工程的开凿和设计方法描述出来。

二十分钟过去了,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自己的描述,然后抽描写中好、中、差同学朗读自己的描写,其余同学边听边补充修改自己的描述,并要求简单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补充这些描写。最后终评,找出一份表述比较好的材料加以展示。这时同学们再打开课本,朗读这几段文字,比较自己与书中描写的异同,分析为什么书中要描写这些细节,这些细节对表达詹天佑的“杰出”有什么作用?

这节课在孩子们的积极思考与讨论中结束了……

二、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完全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思路:读—画—品—写,改成:画—写—读—品。用图写说明方式,其实我们在一二年级时就在练习(看图写话)。只不过那时的要求很低,在各年级段也有涉及,可惜我们很少去利用,如果坚持不懈,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是难题了。这种写描述的反向思维教学,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自觉体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达到阅读分析与习作运用的共赢目的,增强学生阅读积累的目的性,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广泛的积累才能达到自我创新的目的。

尽管这种教学对于习作水平中下的孩子有些难度,但他们至少从中能自觉体会到阅读与记忆,乃至于将来的自我创新的重要性,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讲解与分析,活跃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孩子的个人体验。

这一片段的教学创新来源于小时候看连环画本的启示。我们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这些插图不单单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教学,可惜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根本不注意运用这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