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教育
内容详情 2022年04月08日 返回该版首页

多元发展 构建特色兴校新格局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发展纪实

多元发展 构建特色兴校新格局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发展纪实

凉山州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创建于1983年,坐落在茶马古道的起源地——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从创建之初的5个教学班、218名学生起步,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民族寄宿制高完中,现有教学班106个,在校学生5699人。

近年来,学校以“人文、人和、人本”为办学理念,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多元发展”的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着力在教学模式、艺体、国防教育等方面打造出鲜明特色,写好民族特色教育这篇大文章,学校各项办学成果取得骄人成绩。——题记


开设各种特色课程

让学生成长成才

为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学校形成“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不断增加图书馆图书储藏量,把图书阅读纳入学校初中部课程,初中部各班级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课后要求学生写阅读后的心得体会或阅读后的收获,作为学生阅读课考查作业。

阅读课上,学生们可以自由选取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校还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让学生在学校全面发展,形成好品德,健康成长。学校专门开设了劳动课,在校园内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开心农场”种植蔬菜,学生种植的蔬菜由学校学生食堂以略高于市场价进行回收,让学生真正享受劳动的快乐。通过组织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种植蔬菜等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劳动技能,还培养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学校还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室,经常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课,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让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开办各类特色教学班  特色教育成绩斐然

盐源县民族中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坚持“多把尺子多个人才”的评价理念,确立了主次分明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特点,以“合格+特长”和“优秀+特长”的模式培养学生。开办网络直播班、艺体特长班、彝语一类模式教学班、中国电信班、泸州班、普职融合班、泸沽湖之星足球班、拳击班和国防班等各类特色教学班,建立笮灵文学社团、书法社团等多个社团,聘请省内作家和书协会员为社团授课,实施多元化办学,让具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类特色教学成绩斐然:

——教学方面:在初一和高一入口生源都极差的情况下,2020年中高考再创佳绩,本科硬上线127人,艺体双上线38人,文理科600分以上11人,居盐源县第一;中考最高分764分,名列全县前10名有4人,全县前100名有40人,全县前200名有75人。2021年高考,本科硬上线107人,艺体上线65人。理科600分以上3人,全县第一、第二名均在盐源县民族中学校,中高考全部实现“低进高出”的突破 。

——一类模式方面:2020年首届一模班58名学生参加高考,17人硬上本科线,本科预科上线38人,本科上线率达95%。一模中考全校235人参加考试,最高分706分,名列全州第六名;名列全州前10名有1人;全州前50名有11人;全州前100名有35人。2021年一模理科第一名459分,取得凉山州一模状元。

——科技创新方面:近三年来,学校共有289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其中1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6人次获省级奖励,121人次获州级奖励,111人次获县级奖励。选送的2件科创作品获四川省二等奖、 3件作品获四川省三等奖、33件作品中获凉山州一等奖、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2名学生的专利获授权。在凉山州第三十一届、第三十三届、第三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均被凉山州科协、凉山州教育局评为“基层优秀组织”。

——体育方面:2021年学校田径队参加凉山州第38届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并打破一项凉山州中学生纪录,单项获得10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3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7个第七名和3个第八名。参加2021“中国体育彩票”杯四川省青少年多威之星田径锦标赛,学校运动员代表队荣获3枚金牌、2枚铜牌、1个第四、1个第六的好成绩;在“多康杯”2021年U系列田径联赛(四川赛区)上, 学校运动员代表陈润龙获3000米第一名、1500米第二名,陈润龙、杨巫呷、沙春林三位同学均达国家二级运动员。在“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四川省学生(青少年)多威之星田径冠军赛上,赵寿翠获得女子甲组1500米、3000米第一名,杨小权获得男子乙组1500米第二名、3000米第一名并打破纪录,学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艺术方面:2021年学校2018级艺体班学生汪涵参加清华大学美术专业考试,成绩排全国51名;参加四川省美术学院专业考试,成绩排云贵川第23名;参加四川省美术联考,成绩排全省第20名。2022年1月,参加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参加的两个艺术节目斩获大奖,其中合唱《归雁》获得中学声乐类一等奖,舞蹈《五彩花腰带》获得中学舞蹈类三等奖。

在盐源县委、县政府和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凉山州第二批艺术特色学校”等殊荣,成为凉山州唯一一个“四川省青少年田径优秀后备人才共建学校”。


实施国防特色教育  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盐源县民族中学校把国防教育纳入特色办学的主要内容,在学校开办国防班,建设校内国防教育基地,牢牢把握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把教育灌输、活动渗透、行为规范、环境熏陶、典型引领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盐源县深厚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手段,把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2021年学校被四川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等五部门认定为“少年军校”。


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

广泛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合作

近年来,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在稳抓办学特色的同时,以开放的姿态,依托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资源,积极与成都七中、棠湖中学、南充高级中学、绵阳实验中学、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浙江宁波市正始中学等省内外知名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合作,结为友好学校,博取众长。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开办成都七中网络直播班、棠湖中学网络直播班和成都四中石室祥云网校录播班,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积极争取名校帮扶、国培、省培、州培和县培资源有效倾斜,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各项专业化水平。

沧海横流显本色,百舸竞技争上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风过盐源坝,一片书声琅琅。在大凉山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地上,盐源县民族中学校一班人正踏着时代教育的鼓点,锐意进取,阔步向前。

东方风来满眼春,民中教育砥砺行,一幅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陈春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