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小麦
首次实现大面积高产
本报讯(记者 赵蝶)记者昨日从四川省农科院获悉,近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验收专家组对四川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百亩示范方进行实产验收。结果显示,6个代表性田块(共计16.6亩),按13%含水量折算亩产,平均600.2公斤,最高687.9公斤。这是西南地区百亩规模小麦亩产首次突破600公斤,创下了新纪录。
据悉,在成都平原,农户普遍实行水稻和小麦轮作。秋季水稻收割后,农田里还留有稻茬,过去种小麦,需要先旋耕整地再播种。但四川秋季多雨,土壤黏湿,导致整地质量差,会影响小麦播种质量和产量。此前,四川省小麦曾创下729.8公斤/亩的单产纪录,但只是几亩田的小范围高产。这次是上百亩规模的小麦实现大面积高产。
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发的一项小麦栽培新技术,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该技术基于机具设计创新和农艺优化创新而成,能在土壤黏湿、秸秆全量还田的极端环境下实现一播全苗,节本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目前已在四川各小麦主产县市广泛应用,并被湖北、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市引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