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17日 返回该版首页

贵州岑巩凯本镇 管护“青苗苗” 守好“金豆豆”

贵州岑巩凯本镇

管护“青苗苗”  守好“金豆豆”

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充分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明定位、抓重点,不断补齐镇级产业发展短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近期,在岑巩县凯本镇龙塘河村,大家趁着晴好天气,为玉米大豆除草、施肥、打农药,切实做好田间管护工作,确保作物秋季增产增收。

“我们采取的是‘2+3’种植模式,也就是两行玉米加三行大豆,两行相近的大豆和玉米间隔是60厘米,玉米大豆套种可以充分发挥大豆固氮养地的作用,改善土壤条件,达到节本增产,一地双收的效果。”凯本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龙汉广说。

“大豆和玉米的长势蛮好的,只要管护得好,及时除草施肥,今年肯定能实现粮食品种和产量双增收,我有信心把这个搞好。”村民杨胜超看到地里长势良好的玉米大豆,开心地说道。

“我们村的种植基地,从栽种到现在除草,前前后后有超过20来个人参与务工,80块钱一天,来干活的都是附近的种地能手,大家积极又负责,预计一周内除草、施肥可全部完成。后期会持续加大管护力度,确保‘玉米+大豆’套种增产增收,村里面对种好这个大豆很有信心。”凯本镇龙塘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朝高兴地说。

“我们来基地有活干,有钱赚,中午还可以回家,我觉得蛮好的。”村民田德军说。

近年来,凯本镇始终把粮油生产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牢固树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成立镇级农技服务小分队,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将农技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采取“县级农技人员+镇级农技人员+本土种植大户专家”的方式,做到农技服务全覆盖,把农业技术送到群众手中,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奋力实现玉米不减产、大豆稳增收的良好局面。

通讯员 吴代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