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市场
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17日 返回该版首页

养牛能人杨秀成: 带领群众奔富路 日子越过越“牛”

养牛能人杨秀成:

带领群众奔富路

日子越过越“牛”

“秀成这个小伙子,脑子灵活,技术过硬,还有一股敢拼敢闯的劲,2014年退伍回来后,就开始养牛,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村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啦!”近日,走进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良田村党建示范基地的黄平县禾牧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养牛场,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勇的指引下,笔者见到了正在给牛喂食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杨秀成。

家住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良田村的杨秀成,2003年应征入伍,成为了青藏高原边防部队的一名武警战士。由于聪明好学肯干敢干,他很快在部队入了党并被提拔为士官和所在部队里的司务长,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养殖能手,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闲暇之余他还利用所学的养殖技术到牧区开展养殖示范教学活动,帮助当地牧民发展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获得了当地牧民的一致好评。2014年12月他从部队退役后放弃转业安置,利用在部队学到的养殖技术毅然选择回乡自主创业。 

回到家乡后,杨秀成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创新,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养牛经验。2016年10月在良田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以种草养牛为主的黄平县禾牧农业专业合作社。

“养牛是个技术活,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饲养,养殖方法用对了,牛才能养得好……”杨秀成告诉笔者。创业初期,在了解到利用青贮玉米进行养牛,能够进一步促进增产增收后,杨秀成打破了黄平县种草养牛的“常规操作”,率先种植了35亩青贮玉米。种植青贮玉米尝到甜头后,杨秀成不断扩大种养殖规模,合作社慢慢走上了正轨。

种植规模扩大,人工成本高、种植效率低成了杨秀成的又一个新难题。多方考虑以后,杨秀成萌生了机械化作业的想法。2018年,杨秀成购买了1台704拖拉机和1台播种机,并自费修了3公里的机耕道,从此走上了畜牧饲草全机械化的道路。“通过几年的积累,现在我们合作社共有犁土机、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18台,有农机驾驶员6人。”杨秀成说道。

有了农耕机械后,杨秀成的合作社迅速扩张,2018年—2020年三年时间内,合作社按照每亩300元至4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青贮玉米,出栏肉牛150头,为在基地务工的240名群众发放劳务费150余万元。到2021年,合作社养育肥牛350头,种植青贮玉米1000亩,引导群众订单式种植青贮玉米1200亩,合作社按照500元/亩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加工成饲料,青贮饲料销售订单达1500吨,仅青贮饲料销售就获利20万元,合作社一年收入达400余万元,带动52户262名党员和群众增收2000余元。

如今,杨秀成又开始研究起了发酵床养牛技术,通过发酵床的分解发酵,使牛粪中的有机物质充分降解和转化,实现粪尿的零排放,在减少污染的同时降低成本,不少养殖户都纷纷前来取经。“只要有人愿意养牛,我都会把自己的技术教给大家,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这是我返乡的初衷,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杨秀成说。

通讯员  潘江平 蒋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