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
“志愿红”扮靓乡村振兴路
“一片粽叶,裹入缕缕关怀。一把艾草,插上憧憬希望。”近日,国网四川电力(眉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绿光青年志愿者们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带着粽子、牛奶等慰问品来到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团结村3组蒋婆婆家中,为婆婆检查家中用电线路安全、给果树打药疏果,并送去了端午节的关怀和祝福。
多年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在做好电网建设、优质服务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1+1”志愿服务行动,积极与当地的志愿服务组织融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穿梭在乡村田间,服务群众、温暖群众,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电力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电力驿站到门口
让办电更便捷
“以前办理用电业务,到供电所来回就要花近半天的时间,现在在家门口的村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理,真的很方便!”3月29日,团结村村民陈先生来到村便民服务中心的供电服务点办理用电申请,足不出村的办电体验,让他赞不绝口。
2021年,为持续提升群众电力获得感和满意度,眉山供电公司拓展服务渠道,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驻点服务点,率先建立起了眉山市首个政电融合的供电服务点,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供电服务点统一标准和流程,设立了供电服务专区,公示了眉山公司24小时报修电话、办电政策、业务流程、接待时间等信息。派专人每周驻点服务两天,主要为老百姓解决用电方面的问题,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提供用电政策、业务办理咨询、答疑,收集用电需求信息。
目前已实现全区8个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60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政电融合供电服务点全覆盖。这种政电网格融合服务实现了前端简单业务的快速响应,缩短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便于及时掌握群众用电需求,更快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电保姆”护航返乡创业
让产业更兴旺
“有你们过来帮忙‘体检’,我放心多了。”4月20日一大早,眉山公司江口供电所党员志愿者徐成刚和同事来到团结村返乡创业的“老黄历”农家乐,仔细检查厨房、餐厅、娱乐场所的用电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橘花节”和“五一节”旅游旺季用电护航,保姆式的供电服务让老板徐大姐很是放心。
团结村是远近闻名的柑橘村,种植面积达3860余亩,年产量1100多万公斤,村民人均收入3万余元。近年来,该村依托柑橘种植和橘花节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和乡旅经济,村里黄墙青瓦的农房、花香树绿的小公园、1000余平方米的夜市广场,一幅村美民富的景象。且连续举办10届“橘花节”,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的村民也选择回乡创业,徐大姐便是其中一家。
去年12月,常年和丈夫在县城开饭馆的徐大姐看到商机,毅然回村开起了农家乐。开办初期,供电所开通绿色通道,把三相四线接到徐大姐家,旅游旺季主动上门服务,有了稳定的电力保障,徐大姐的生意日渐红火,她3次扩大规模,如今农家乐面积已有800平方米,年收入近15万元。
一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返乡创业人员,助推乡村振兴,眉山公司为返乡创业人员开通报装用电“绿色通道”,党员志愿者主动上门服务,宣传用电政策、缩短报装流程,最大限度节约客户办电时间。此外,还对该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新投增容10台变压器,对针对不同产业客户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安全用电检查等后续服务,解决用电难题,当好返乡创业人员“电保姆”。
爱心志愿帮扶
让致富路更广
“婆婆,上次给你送的冰箱还用得习惯不?等柑橘熟了,我们又来帮你直播销售!”5月26日,该公司10余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在团结村3组蒋婆婆家的果园忙碌着,穿梭在果园中锄草、为果树修枝,帮助解决因缺乏劳动力而耽误果园打药、疏果的燃眉之急。这是该公司的绿光志愿者第4次来到蒋婆婆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已78岁高龄的蒋婆婆,与30多岁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相依为命,全家的经济收入仅靠家中种的300多棵柑橘树,由于疫情原因柑橘滞销。去年11月11日,该村志愿服务负责人马怀江通过“绿光青年”抖音平台关注和了解到“绿光计划”公益项目,找到供电公司,希望能为老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眉山公司快速响应,借助自主搭建的“绿光进行”爱心直播平台,短短几十分钟,便销售500多斤,原本愁容不展的蒋婆婆喜笑颜开。“感谢电力公司的爱心帮扶,为我们村的柑橘销售开拓了新渠道,果子销售得好,我们村民就能持续增收。”马怀江说。
此后,眉山供电公司将蒋婆婆列为帮扶对象,以“三定”工作机制建立帮扶档案,常态上门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她检查家里的用电线路和设备,排除用电隐患,保障安全用电。
李红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