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10日 返回该版首页

深入推动川渝全方位合作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深入推动川渝全方位合作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重庆市将深入推动川渝全方位合作,携手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重庆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成效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紧扣“两中心两地”定位

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

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建立常态化长效性合作机制,一批重要规划方案编制出台,成渝中线高铁等标志性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成渝金融法院获批设立,推出“川渝通办”事项311项,各领域签署实施合作协议305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未来五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将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米本家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紧扣“两中心两地”定位,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重庆将着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培育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联手培育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业、特色消费品等万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富有巴蜀特色的多元消费业态,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着力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强化金融资源要素集聚,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深化金融开放合作。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将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发挥科教人才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创新环境优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和四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同布局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创平台建设、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重庆将共建统一的市场规则和互联互通的市场基础设施,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重庆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大幅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高品质城市群。

勇做探索者实践者

以钉钉子精神把工作落实落细

扎实抓好双城经济圈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强化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工作协调,都需要具体的人来落实。川渝互派干部成为了上接顶层设计、下接“地气”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能够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定要争分夺秒,把工作干好。”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干部王博坤正在四川天府新区国际合作局挂职,工作内容涉及努力推进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互学互鉴,推进两地“海外电子居民”互联互通,共同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等。

谈及下一步,王博坤说,他将立足实际,深入思考谋划双方工作的结合点、契合点,聚焦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力争推动两大新区进一步合作协同、联动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全力推进川渝合作。”重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处副处长张颖峰正在四川省商务厅政策研究和规划处挂职,从去年9月至今,他参与了川渝两地多个合作方案的编制,对深入推动川渝合作有了更切实的理解,深感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他表示,下一步要以更充足的信心和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挂职工作,落实好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和川渝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