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2版:四川棉麻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14日 返回该版首页

好种出好谷 好谷出好米 助力种业振兴 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这样做

好种出好谷 好谷出好米

助力种业振兴 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这样做

“面对日益明显的粮油领域消费升级趋势,如何生产更加绿色优质的粮油产品,打造供销粮油品牌,扩大供销社会影响力,是去年以来棉麻集团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事情。”随着4月份四川省种业振兴大会的召开,川种振兴吹响号角,瞄准种业“卡脖子”难题,四川将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全面推动种业大省加快向种业强省跨越。

本着“好种出好谷,好谷出好米”的思路,棉麻集团旗下的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积极布局了优质粮油种子业务,充分满足广大农民对优质良种的需求,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基地为依托 联结客户渠道

加强优质品种、自有品种推广

2021年,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启动基地建设工作,旨在通过优质粮食品种推广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带动周边种植户进行订单生产,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一致认可。

在仁寿基地,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大力推广优质小麦品种“绵麦902”。“该品种软质率达到90%以上,是酿酒制曲生产中主要的粮食来源。”公司员工告诉记者,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倒伏、价格优势明显的特点。

据了解,仁寿基地“绵麦902”种植面积达4000亩,4月收割,产量达1400吨,较当地传统品种产量提升40%,植株表现更为优异。预计年底将新增推广面积1.5万亩。

在青白江基地,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围绕自有水稻品种,积极开展制种业务,联结种粮企业客户渠道,通过产业化发展、品牌化运营,打造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据了解,自产水稻种子将于10月正式投入市场。

目前,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推进资阳雁江、内江资中、宜宾等地的优质粮油基地建设,预计年底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水稻种子用量将达到15万公斤,通过自有种子培育,将节省种子外购成本450万元以上。

创新试点采购模式

打造多渠道供销网络

开年后,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抢抓中央一号文件及四川各级政府扩种机遇,积极整合种业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构建种子供销渠道,全力打造粮油种子多渠道供销网。

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推行各级供销社联动模式,积极试点订单合作,达到供销联动订单合作的效果。目前,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与达州市通川区供销社所属达州市双惠贸易有限公司达成1000亩高粱(宜糯红4号)种子订单合作,发展订单种植基地。现已实现原粮收购利润16万元,对后期订单合作模式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同时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与省内重点政府采购供应商大美种业、科茂种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深化种业企业合作,将在大豆、油菜等种子联合制种、政府渠道公关方面开展合作。

此外,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还积极开拓政府采购业务,加大油菜种子政府采购供应力度,特别是试点不同模式的政府大豆采购业务。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与泸县供销社所属泸县泸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试点供销采购模式,采购数量达120吨,成功完成泸县政府优质大豆采购任务,减少了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招投标流程环节。

在试点政府招投标采购模式上,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与渠县财政局所属渠县康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中标渠县政府大豆采购项目281.441吨。与资中县各村集体联合社合作,试点政府采购分拨模式,在资中县建立起稳固的订单合作和农资销售渠道,为后续资中供销产业园的业务经营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坚持技术创新

加强种业产学研合作

在青白江四川供销现代种业园区,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制种、培育、研发、加工、销售及品牌建设等,积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完善产业链前端。

2月初,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合作的“品香优润丝”“品香优3241”联合参加了第七届“稻香杯”优质米评审,初审已通过,并分别在宜宾、泸州试点种植。

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已规划建设万亩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水稻、玉米、小麦等良种繁育基地。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助推当地小麦、水稻、高粱等品种改良。据了解,园区全面建成后,将达到年产优质水稻种子750吨。

截至目前,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已实现种子销售收入1600余万元,净利润120余万元。下一步,四川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将紧密围绕《四川省“十四五”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和“两端两网”建设要求,进一步聚焦种业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供销种业”,为推动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