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化身“空中城管”
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恒创世纪城小区发现违建,请东北社区网格专班的巡逻人员马上前去现场处理……”6月14日,记者在南充市仪陇县综合执法指挥中心看到,工作人员目不转睛盯着大屏幕,仔细察看无人机航拍实时传回的图像,并“隔空”对辖区内网格管理员下达指令。这只是仪陇县“空中城管”——无人机助力该县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空中城管”让城管执法者有了“千里眼”,它的“火眼金睛”让“城市病”无处遁形。
为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今年以来,仪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充分运用“无人机”优势,将其化身“空中城管”,打造“天上拍、地上巡”的立体巡查模式,“人防+技防”,破解了城市管理中的“顽瘴痼疾”难题,进一步延伸了城市管理的高度、广度和精度。
“无人机巡查具有时效性强、机动性好、灵活度高、监测范围广的特点。”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罗支欣表示,“以往高大建筑顶部、围挡搬迁待建区、城市河道、扬尘污染源、违法建筑、城市市容市貌等都是‘监测盲区’,现在借助无人机空中执法,可以做到取证无死角、监管无盲区。无人机巡查已常态化,且广泛应用于仪陇县城市管理各领域。”
仪陇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巡查方式存在执法“盲区”和“死角”,而借助无人机巡航,则能够全方位、360度对辖区内隐蔽性强的违建等进行动态监测取证。
借助无人机实时提供的航拍区域高清图像,进行拍摄图像的前后变化对比,做到及时发现违法建设房屋、搭建板房等违法行为,从而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对于环境复杂的在建工地,无人机能飞入执法人员无法抵达的“死角”,直接取证工地上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了执法过程中因证据不足而出现扯皮现象。
“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对占道经营、高层小区的私搭乱建、扬尘治理、搬迁地块的后续管理、在建工地的市容管理、建筑渣土的储存运输、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等重难点执法领域,我们已实现有效管控。”罗支欣欣慰地说。
截至目前,仪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天出动无人机2次,总巡查面积超过75平方公里。通过无人机发现违法建设20余起,流动摊贩2536处,门店占道经营278处。问题平均处理时间缩短30%以上。“空中城管”执法效果显著,其执法水平和效率也明显提升。
下一步,仪陇县将继续用好“空中城管”执法优势,充分挖掘新型方式执法潜能,不断加大巡查密度和广度,用高科技推动城管执法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