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周末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17日 返回该版首页

大凉山惠民音乐会上演 为城市增添浪漫艺术气息

大凉山惠民音乐会上演

为城市增添浪漫艺术气息

□本报记者 赵蝶

近日,四川凉山州首府西昌金鹰大剧院里,大凉山惠民音乐会第500期《庆典华章》倾情上演。担任本场音乐会指挥的凉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唐青石带领乐团成员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

500个夜晚,奏响的不仅是乐曲,更是大凉山深刻巨变的时代乐章,是大凉山创建四川文艺副中心的奋进号角。十年来,乐团坚守创新,秉承着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回应着大凉山民众的精神需求,书写了一篇大山里恢弘壮阔的惠民故事,为这座有着“月亮之城”“航天之城”美誉的城市增添了浪漫的艺术气息。

生于大山 走向世界

乐团成为展示凉山时代形象新窗口

十多年前,很多人无法想象,在凉山州能组建起一支交响乐团。

2011年10月,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凉山歌舞团的帮助下,凉山文旅集团举办了“月城之春”惠民音乐会首场演出,拉开了大凉山惠民音乐会的序幕。

此后,凉山交响乐团坚守深山10余年,为当地群众表演了500场惠民音乐会。它还走出大凉山,走进国家大剧院,走到各地巡演,把大美凉山的风情、少数民族的文化尽情展现,成为了现代与传统对话,展示凉山时代形象的新窗口。

凉山交响乐团的崛起不仅体现了国内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的可喜成绩,更在国内相同地区率先举起高雅艺术推广与发展的旗帜,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文化发展的重视,是凉山交响乐多年努力、进取,给政府和人民的一份最贴实的答卷。

铸魂赋能 擦亮名片

加快建设四川省文艺副中心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现场聆听了惠民音乐会,震惊于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会有这么一个对观众全免费、每周不间断举办的音乐会。对此,他称赞说:“凉山州和西昌市政府有气魄、有胆识、有爱民之心!”“这样文化惠民的好事一定要坚持办下去,不能间断。”赵季平寄语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并鼓励凉山交响乐团对音乐艺术梦想坚守和追求的精神。

自凉山州提出要加强铸魂赋能,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繁荣兴盛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凉山文旅集团狠抓落实,把惠民音乐会作为将凉山建成四川文艺副中心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凉山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康表示,在“建设民族地区文化强州”战略部署下,接下来凉山交响乐团将坚持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原生的优秀的文化资源,擦亮凉山文化这张瑰丽的名片,加快建设四川省文艺副中心。

致力于中国西部民族交响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凉山文旅集团还倾力打造属于凉山自己的民族歌剧《彝红》及《听见索玛》,深刻反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历史巨变。凉山交响乐团作为现场演奏乐队及合唱,跟随剧目全国巡演,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其中,民族歌剧《彝红》荣获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二等奖、第六届国际戏剧奥林匹克奖等重量级奖项。惠民音乐会、《彝红》《听见索玛》……这些文旅IP的打造,让凉山建设全省文艺副中心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有了名副其实的底气。

500场惠民演出的成功举办,刷新了四川省地市州没有定期交响音乐会的历史,成为全国文化惠民工程的先行者。接下来,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又将开始新的征程。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将不忘初心,继续坚持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用音乐为时代增添和谐的节奏,为大凉山人民的生活奏响欢乐的音符。

(凉山文旅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