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市场监管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06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德阳多举措 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四川德阳多举措

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本报记者 李鹏飞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德阳市多措并举帮扶市场主体应对疫情渡难关。

持续完善

“零成本·小时办”工作机制

在四川全省率先制定《四川省(德阳市)企业开办“零成本·小时办”服务规范》(DB5106/T 11—2020)地方标准,积极构建“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将必备的6个事项(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银行开户预约、住房公积金缴存开户)精简、整合为“一件事”,所有信息一次采集,所有申请材料一次提交,所有事项一次办理。压缩企业开办各事项的办理时间,德阳市率先跨入4小时开办企业的领先行列,比国务院的工作要求缩短了87.5%,比全省工作要求缩短了50%。全面实行新设企业赠送首套印章,免费发放税务Ukey达100%,实现企业开办“不花一分钱”、真正“零成本”。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共为全市广大创业者节约创业成本1522万余元。

探索“一业一证、证照联办”

在不改变现有行政许可和监管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将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个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分类分项办理优化为“一窗办理”,实现“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标核准、一窗出证(照)”“一件事、一次办”。结合德阳实际,将餐饮店、药店、便利店等17个与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的行业审批事项清单,纳入首批试点。完成“德阳市‘一业一证、证照联办’综合许可证线下办理系统”开发,设计印制“德阳市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打印及许可事项二维码集成功能。目前,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发出“德阳市行业综合许可证”25张。

试点小微主体资产流转服务

成立四川全省首个小微市场主体资产流转服务中心,打造上线全国首个专为小微市场主体资产流转量身打造的服务平台——德阳市小微市场主体资产流转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小微市场主体为对象,以资源性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闲置资产资源为标的,以市场化的手段为载体、以规范化的交易为保障、以多样化的服务为延伸,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资产闲置、投资无渠道的困难,累计收到市内外小微市场主体资产流转服务需求信息240余项,涉及金额超4亿元,165个项目正式挂牌上线流转,85家小微主体找到意向合作伙伴,21个项目已正式成交。

持续深化涉企收费乱象整治

持续开展中介服务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水电气公用事业收费等专项治理,加大涉企收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以转供电环节、商业银行融资收费,教育、医疗、防疫物资、旅游市场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开展价格专项执法行动,整治价格收费乱象,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2020年疫情以来,仅转供电环节整治就已清退违规收费1240余万元,推动减费降负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终端。

减免技术检验检测费用

所属技术检测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市局出台的支持企业、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双十六条”措施,对复工复产企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收费一律按规定减免,并且免费帮助企业解决计量设备的调试、调修等技术问题;对于市内生产企业送检的疫情防控物资检验检测按收费标准的50%收取,对于复工复产企业送检的非疫情防控物资以及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按收费标准的80%收取,对于特别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减免收费。自2020年疫情以来累计为5000余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技术检验检测服务费1300余万元。

全覆盖宣传纾困新政策

采取“市级统筹、区县同步、多级联动”的方式,高效推进“四川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专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商(协)会、镇(街道)、村(社区)作用,坚持“条块结合、细分网格、集中攻坚”推进纸质“明白卡”发放,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应急视听、广播、公交广告、公益短信等载体构建广覆盖、多维度、全方位的宣传网络,仅用一周时间基本实现最新的6大方面24条精选纾困政策宣传全覆盖。累计向市场主体发放纸质“明白卡”20余万份,公益短信精准推送电子“明白卡”25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