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综合新闻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20日 返回该版首页

成渝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成渝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为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作用,推动成渝两地国合基地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近日,在成渝两地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在成都大学(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召开生物医药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专题工作推进会。

会上,成都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成都大学近年来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的工作情况。成渝两地部分基地代表作了典型案例交流发言,参会代表围绕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展开讨论,分享自身国际科技合作资源以及存在的困难,并就基地发展建设提出了建议。成渝两地科技部门国合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了两地国合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支持政策,并就基地联盟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下一步,成渝两地科技部门将持续推动两地国合基地联盟各领域的工作交流,建立两地基地间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互通;支持两地基地申报国省(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联合研发能力;支持两地基地举办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联合参加成渝“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推动开展川渝两地高端人才互认,加大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强化基地安全管理和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确保国际科技合作安全。


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  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

一河一策  川渝携手加强跨界河流联防联治

兴隆河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是川渝重要的跨界河流,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日,川渝两地召开兴隆河(南溪河)跨界河流联防联治工作联席会议。

会议指出,川渝两地要强化上游担当,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造福长江中下游和整个流域。

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议定,一是共同编制整治方案,两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要指导合川、广安两地加快编制兴隆河(南溪河)“一河一策”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找准问题、细化措施、明确责任,以问题导向推动工作落实,真正实现治理成效“1+12”。二是共同统一排放标准,两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要尽快确定统一的排放标准,实施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提升排水水质,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三是共同落实问题整改,两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指导合川、广安两地推进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补短,按时限要求推进沿线场镇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场(站)提标扩容等项目建设,大幅减少生活污水溢流直排;推进19条重要支流联合专项治理,从源头改善流域水质。四是共同强化监管,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畜禽养殖监管力度,建立动态清单,严防畜禽粪污直排入河。五是共同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常态化联合巡河、联席会议等协作机制,确保信息共享、问题互通。六是共同向国家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力争早日实现兴隆河(南溪河)稳定达标。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蝶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