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21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省华蓥市督促各责任部门落实帮扶责任和就业政策 让脱贫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四川省华蓥市督促各责任部门落实帮扶责任和就业政策 

让脱贫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李家祥  邓杨梅 本报记者 沈仁平 文/图

“现在能正常上班吗,每月收入怎么样?”近日,当四川省华蓥市纪委监委调研组再次来到古桥街道新民村脱贫户唐大能家时,唐大能高兴地说:“我现在每月能领2000多元,家里日子好得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脱贫群众来说,就业不仅意味着生活得到了保障,更意味着让家庭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自信。而古桥街道新民村的唐大能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

唐大能家中有两位老人,加上自己患有残疾,一家人的生活特别艰难。2020年,在驻村干部的推荐下,唐大能来到华蓥山经开区某企业上班,日子越来越好。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运转举步维艰。2022年,华蓥山经开区纪工委在开展复工复产督导时,发现唐大能所在的企业资金紧张无法正常开工,立即督促有关部门加快落实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奖补政策,企业的运营现状很快得到了扭转,担心失业的唐大能也终于安了心。

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就业,是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

2022年,华蓥市纪委监委把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重心转移到脱贫“户”上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紧盯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等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室组地”联动,深入村(社区)、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及专业合作社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各责任部门把帮扶责任和就业政策落实到脱贫户,把政策红利送到脱贫群众中去,以稳就业保就业推动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为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脱贫群众就业帮扶变“分类施策”为“分户施策”,华蓥市纪委监委深入调研,督促有关部门制定脱贫群众劳动就业去向表并实施网格化管理,坚决防止帮扶指标不到户、产业投入不到户、返贫致贫监测不到户等问题。

“我和爱人原本想回沿海打工,但工厂已经停工了,家里的老人又体弱多病,我和妻子现在只能待在家里吃老本。”华蓥市纪委监委在年初走访禄市镇脱贫群众张明海时,张明海夫妇对自家的前途显得忧心忡忡。

针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群众,华蓥市纪委监委积极督导责任单位举办“网络春风行动”“直播看企业”活动,为企业输送人才,缓解脱贫就业压力,并协调各乡镇街道开发公益性岗位820余个,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的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动态清零“零就业”脱贫家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督促各职能部门开展脱贫群众维权、欠薪等问题专项清理整顿,努力为脱贫群众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华蓥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邓显波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