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头 建体系 强服务
四川泸县供销社着力打造县域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本报记者 李艳
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视频推进会,四川泸县供销社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泸县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熊豪德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泸县供销社在打造县域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中的经验做法。
一是育龙头,做强县域流通服务企业。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改革体制育龙头。改革县农资公司体制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入专业经营团队,盘活社有资产,增强企业发展动能。纵向联合育龙头。联合泸州市供销社、基层社组建社有企业,围绕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连锁化经营,搭建上联生产企业、下联销售终端的经营服务平台。整合资源育龙头。按照县供销社至少持股 35%且为第一大股东的原则, 整合县商务、农业、邮政等部门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龙头企业各1家,承接各类项目资金 2190 万元,引进社会资本 2.2 亿元。
二是建体系,构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县级综合运营中心。依托龙头企业搭建涵盖农资、农产品、日用品连锁配送、仓储物流等业务的县级综合运营中心,强化县域流通资源统筹运营,为镇村流通服务网点赋能、降本、增效。夯实基层社。推进供销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由县社企业相对控股,吸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村组干部等入股组建基层社。去年,全县基层社经营服务总额 1.93 亿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790 万元,解决农民就业 755 人,助农增收 1350 万元。延伸经营服务网点。通过社有企业和基层社下沉网点、联合当地能人和小商户等方式,布局基层经营服务网点,统一规范运营。现已建成农资连锁配送网点643个、农产品购销网点67个、日用品经营网点925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26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271 个,实现镇村全覆盖。
三是强服务,提升县域流通服务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需要,创新流通服务模式,增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推行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集采集配。由县社企业取得 14 家大中型生产企业在全县的经销总代理权,实行联购分销、直达配送,提升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采购议价能力。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水平。投资 1.6 亿元建成宴美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藏库容 3 万吨,年周转量 7.3 万吨,仓储配送服务辐射全县及周边 8 个县(市、区),实现龙眼、花椒等农产品错峰销售,年均提升农业产值 5000 万元。组织各类流通主体参加展示展销、洽谈洽商活动,牵头举办泸县龙眼采摘节、品鉴会,提升泸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农村电商与综合便民服务。投资 6150 万元,建成泸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提供网购网销、代收代发、助农取款等 10 多项便民服务,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双向流通渠道。
据悉,四川泸县供销社按照总社、省社安排部署,着力打造县域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发展县级社有企业 11 家,建成基层社20 个、农村综合服务社 208 个、各类经营服务网点 2032 个。今年上半年,泸县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 15.9 亿元,同比增长59%。
下一步,泸县供销社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做优做强县域现代流通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