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学子走进云南
调研高原绿色产业
近日,湘潭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结合高原特色农业展开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
政府牵头
引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
调研团对小中甸镇进行了有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相关调研,据小中甸镇副镇长林秋生介绍,该镇采用由政府引导,依托镇域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抱团发展,将项目、资金、人才、科技、服务等资源要素适当向主导产业链的各环节倾斜,培育高质量农产品品牌,促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这些措施带动了一大批实业家和广大农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洪流中,小中甸镇多产业开始落地启动。
小中甸镇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使用资金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极大促进了乡村社区、村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在产业建设中以农民为主体,带动先锋农户,激发农户产业发展动力,依靠各村产业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第一产业发展,农产品附加值增值、产业链延伸、产品品牌打造等工作逐步纵向延伸,切实引领特色产业起步、发展。
打造品牌
带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小中甸镇地处高原,由于气候、地理原因,适宜青稞、藜麦、马铃薯、中药材等作物生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小中甸镇秉持“强龙头、优布局、建基地、提规模、创品牌”的总体思路,着重打造镇域“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调研团实地走访了高原特色马铃薯种业基地、高原草莓种植基地、鼎盛牦牛养殖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其中,团结村“一村一品”高原反季蔬菜加工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联合村“一村一品”牦牛养殖饲料加工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等都已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有望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品牌——“世界的香格里拉”。
绿色建设
打造特色主导生态产业
小中甸镇的发展,是绿色生态的发展,立足小中甸镇独特的农业生态资源优势,整合主导产业优势发展资源并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在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下向着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方向重点打造特色主导生态产业。在确保生态保护农业稳定、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发展高原特色油菜基地、马铃薯种业基地,以养带种、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牦牛养殖主导产业与青贮饲料种植基地统筹发展,最大限度地还原和保留原始生态,有效促进产业链延伸,打造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圈,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的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小中甸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采用“政府牵头+新型合作社+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高原特色品牌。逐步推进农业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融合发展,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品牌,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助力高原绿色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成效。
尹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