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综合新闻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31日 返回该版首页

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四川公安有力护航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四川公安有力护航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今年以来,四川省公安机关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推动落实精准有效措施,努力为服务保障稳住经济大盘贡献公安力量。

护航重大战略。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保障川藏铁路、成达万高速铁路等在川重点项目顺利施工建设,全力护航油气设施、“三电”设施等安全运营。泸州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风险隐患“研判、预警、会商、处置”工作机制,有力护航渝昆高铁(泸渝段)建设;南充健全完善警企包联、项目警长等机制,全力保障成达万高铁(南充段)等重大项目有序施工;雅安成立“警企协作办公室”,有效协调解决大件设备运输、爆破施工、民爆库房选址建设等重大事项。

服务就业创业。制定完善《四川省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对接四川省科技厅建立成渝两地外国人工作许可互认“一窗通办”服务窗口,持续推动“高精尖缺”外籍人才在川渝两地有序流动。主动上门走访辖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采集登记农业转移人口和企业用工人员基本信息,及时提醒、主动提示农业转移人口、企业用工人员申报居住登记信息,截至目前,办理居住证722846张。自贡为彩灯企业开辟出(国)境绿色便利通道,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攀枝花开展“千警进万企”活动,对辖区企业全部建立“一企一册”档案,了解掌握企业真实诉求,打通影响服务保障堵点;资阳为防疫抗疫、复工复产、项目参建等必要事由出(国)境人员提供加急办、就近办服务。

优化便民服务。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落地“川渝通办”、西南五省“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共计99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以及身份证、驾驶证等7类四川公安电子证照应用,加快推动行驶证、居住证等4类电子证照实现川渝互认共享,已办理“跨省通办”10807笔,同比增长12.1%,办理居住证电子凭证1565张,环比增长98.1%,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同时,开通新生儿入户“省内通办”业务和川渝黔“跨省通办”业务,截至目前,办理“省内通办”64笔,川渝黔“跨省通办”71笔。修订《四川省公安机关非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优化非机动车登记流程。绵阳推动7个中心场镇派出所完成升级改造,正式提供集户政、交警等业务“一窗通办”服务;遂宁设立运行26个、巴中设立运行30个公安政务服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办事难题;广安在川渝高竹新区推出“群众一次报警、两地一体处警”做法贴合本地形势;眉山建立“中心+属地”“最多访一次”服务机制,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派出所设立专兼职“信访员”225名,推出“线上约访”“视频接访”,高效推动群众初次涉警信访事项一次解决;德阳、内江、阿坝、凉山加强便民利企服务宣传,提升公安政务服务知晓度。


年底前 实现川渝公租房信用信息共享互认

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进一步实现“一网通办”、减证便民、优化服务,四川省打造的“四川省住房保障管理服务平台”——“蜀安居”已正式上线“天府通办”受理办件,不用出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完成申请。

据悉,“蜀安居”平台是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发的全省统一集中的住房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平台集成了政策信息浏览、在线资格申请、租金缴纳等功能,覆盖了公租房受理、轮候、配租、管理全流程。申请人通过手机填写信息、拍照上传有关材料形成个人申请档案,足不出户即可网上申请公租房,有效提高了公租房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

目前,“蜀安居”平台已开通内江、乐山、绵阳、南充四城市业务办理通道,预计年底前打通全省其余城市线上办理通道,并实现川渝公租房信用信息共享互认。

“蜀安居”平台建成上线 一张身份证就可申请公租房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赵蝶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