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工程” 构建“三个机制” 严把“三个关口”
四川着力提升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水平
本报讯(记者 赵蝶)昨日,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十四五”期间,四川将坚持协同治理、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计划投入455亿元,推动路网设施全面提级、治理机制全面优化、运营监管全面加强,着力推进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实施“三大工程”,夯实农村交通本质安全基础。实施路网提档升级工程,实现100%县级以上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通四级双车道以上公路,撤并村与新村委会全面直连直通。实施普通公路畅安工程,将1.8万公里村道路侧安全隐患、153处农村交通事故多发易发路段、140座五类危桥纳入整治范围。实施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工程,两年内将全省171座铁索桥改为公路桥,将其余612座铁索桥纳入日常管养范围。
构建“三个机制”,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治理能力。构建监督考核机制,联合印发养护绩效考核办法,将安全专项任务完成情况与资金拨付挂钩。构建路长协同管理机制,配齐配强协作力量,实现管路与管安全“两手抓、同促进”。构建信息化动态监管机制,推进实现农村公路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安全风险主动防控、智能监测。
严把“三个关口”,强化农村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严把运营管理关,落实“四统一”,建立乡村运输“金通工程”规范服务体系。严把车辆准入关,指导企业研发客货两用、标准适宜车型,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和检测审验。严把市场监管关,搭建完善农村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乡村运输市场日常监管,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