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市金轮镇:
“五线谱”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
近年来,广汉市金轮镇坚持党建引领,抓实基层党建,因地制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核心要素,紧盯“组织”“产业”“生态”“治理”“人才”五大文章,谱写出金轮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动听“交响曲”。
锚定组织建设“领航线”
奏响“集结”篇章
建立以镇党组织为引领、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坚持每月一主题,创新性将“主题党日”活动同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同推动,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行动,累计组织全镇600名党员开展关爱低保对象、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帮助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难事难题,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着力把村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全村村民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紧扣产业兴旺“主轴线”
奏响“富民”篇章
持续发挥食品、轻工业等传统特色产业的规模效益、经济效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优质企业。不断提升品牌质效,培育“摇亭菜”“蔬香鹅”等本土特色农产品,打造“篱邦”“满多多”等本土农业品牌,实现更多本地特色“走出去”。同时,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引进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四川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旌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项目均陆续建成并投产。此外,紧紧围绕白鱼河、一品田园葡萄采摘园、亭江河畔等休闲农业项目,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延伸传统农业产业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亮点。
抓牢生态环境“风景线”
奏响“宜居”篇章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宜居家园、卫生文明户评比三大行动,提升生态宜居水平。每年投入20万元以上,以新村聚居点、干线公路为重点,组织700余户群众进行风貌整治,持续开展乡村治理和美丽家园积分活动,推动环境整治常态化。积极推进改厨改厕,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标准化率达85%以上。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现村内水域“两清两无”。加快实施道路硬化、黑化公路路面。目前,全镇硬化路达150公里,黑化路面4公里,村、组、户道路互通100%,安装路灯500余盏,实现绿化、美化、亮化“三化一体”。
推进社会治理“品质线”
奏响“幸福”篇章
积极打造“平安金轮”“法治金轮”“幸福金轮”,主动摸排六类重点人群248人,实现“一人一策”,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对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始终坚持“抓早抓小”“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原则,调解涉及老人赡养、家庭婚姻、经济合同等维权问题42件,重要节点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现象。在疫情防控的持久战中,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心中有大我”,不计个人得失,闻令而动,主动下沉到村(社区)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筑好人才培育“保障线”
奏响“强村”篇章
以“共产党员户”为纽带,积极打好“亲情、友情、乡情”三张牌,动员在家党员把在外的优秀人才、致富能人、退役军人亲属“请回来”,鼓励从乡村走出去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扩充乡村人才振兴生力军;建立在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档案,结合“人才回引”计划,落实专人实现动态跟踪联络,讲好家乡故事,全镇累计回引人才21人。返乡人才黄昌满辐射带动周边1525户农户种植优质水稻、优质小麦3500余亩。2021年入选德阳市“英才计划”,成为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候选人之一。同时注重吸纳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党员担任“两委”干部、网格员、后备干部,全面参与村级事务建设、社会治理发展等,真正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