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3版:四川新闻
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12日 返回该版首页

“劳”炼能力 “育”助成长

“劳”炼能力 “育”助成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出台,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小学校以“幸福童年,美丽人生”为办学理念,形成了“生活真教育,农村诗文化”的办学特色,努力推进家校联系,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同时积极对接社会,形成教导合力,开启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模式,把“德智体美劳”全面落到实处。

生活即德育,处处是课堂。为了丰富校园文化,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理念,学校准备了几块小小“植物园”,倡议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在家学习种植小盆栽,国庆节后带到学校参展,将植物搬进校园。孩子们的每一个盆栽都会被标注自己的班级名字,使孩子们意识到盆栽不仅仅是一颗植物,还是他们劳动的心血,照顾好盆栽是他们的责任义务,以此不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荣誉感。

让生活真正走进教育,学校分年级组织包饺子活动。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准备各种食材、各种用具、并对劳动流程进行合理分工。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以问答的方式,讲述吃饺子的由来和习俗,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通过此类活动,不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敢于实践创造的勇气,更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饺子,饺子起源于哪里,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劳动态度,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以及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当孩子品尝到自己包的饺子,小小的脸蛋上洋溢的是劳动的光荣和民族的自豪。

家庭永远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校和家长达成共识,根据孩子的年龄,引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1-2年级的孩子,在家能整理垃圾,倒垃圾,并将垃圾分类。3-4年级的孩子,能自己梳头,洗澡,学会洗小件衣服。5-6年级的孩子,能用洗衣机洗衣服,并晾晒折叠好。让孩子们体会父母的辛勤付出,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为了让家长与孩子能够亲密互动,学校在富加镇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学生劳动基地,聘用了一批有时间、有耐心、有爱心、懂种植的志愿者家长,作为劳动教育辅导员,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把家校共育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劳动,融入社会,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往往认为知识的获取才是学校的本职工作,实际上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塑造德行,身体力行的劳动恰是育德的最好途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在仁寿县富加镇小学校,既能传播知识的魅力,又有挖掘劳动的场景,学校力求为每个孩子拓展属于他自己未来的道路。

范冬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