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
多措并举稳就业“基本盘”
为及时全面展现就业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收获、新体会、新行动,鼓舞斗志、激发动力、凝聚力量,根据《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关于开展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报道的通知》精神,我们走进长寿区实地探访,看到的是持续做好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积极作为:稳市场主体为关键“引擎”助企纾困,稳重点群体为关键“支撑”稳岗拓岗,优就业服务为关键“路径”提质增效。
就业乃民生之本。今年以来,重庆市长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长寿区人力社保局)坚决扛起稳就业政治责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全力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
今年1-9月,长寿区城镇新增就业2060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400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46人;脱贫人口外出务工6749人,高于去年底人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3243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65%,低于5.5%预期目标;有就业意愿的81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就业,转产就业率达100%。
优化就业服务
助企纾困稳定就业
9月1日上午,长寿区零工市场在菩提古镇隆重开业。开业当天,共有30余家用工主体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其中6家用工主体进场招聘,50余名求职者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2人。
“创建零工市场是我们优化就业服务的创新之举,其具有就业服务综合性强、就业服务覆盖面广、服务保障贴心度高等诸多特点。”长寿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零工市场将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努力打造人性化、规范化、高效化“零工之家”。
今年以来,长寿区切实在优化就业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作用,搭建企业和劳动者高效对接平台,常态化保障企业用工。通过“就业通”APP、微信公众号,实现智能终端、互联网、信息发布、现场招聘、职业培训“五位一体”就业服务。1-9月,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扶贫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6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17万个。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钳工、西式面点师、家政服务等各类职业培训4718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长寿区切实以稳市场主体为关键“引擎”助企纾困。全力打好“降、缓、返、补、扶”政策组合拳,积极实施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和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稳住市场主体信心,提升就业稳定性。
目前,长寿区4000余户企业享受失业保险降费3800余万元,318户参保单位确认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5561.42万元,为2432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533.75万元,为42户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61.4万元,为140户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040余万元。
强化创业带动
扩岗增容拓宽就业
今年以来,长寿区积极扩岗增容拓宽就业。通过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催生更多吸纳就业新市场主体。同时,科学开发公益性岗位、农村服务型岗位,并积极推进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为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长寿区切实加大创业政策扶持,不断优化全民创业环境,持续完善“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创新服务”创业帮扶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该区持续推进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对创业者的经营规模、发展前景、带动就业状况和业主素质能力等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创业创新人才库”,完善创业人才台账;组织创业导师对市场前景好、带动就业多的创业主体,开展“巡诊”,并积极开展创业培训。
与此同时,狠抓赛事活动,营造创业氛围。今年,长寿区推荐29个创业项目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重庆市选拔赛暨重庆市第六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1个项目进入决赛;推荐2个项目参加合川区第十一届创业创新大赛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业创新邀请赛,获得优胜奖;举办“长创常新 才聚长寿”2022年长寿区创业创新大赛,吸引93个创业项目参加。
为解决创业融资难题,狠抓政策落地。长寿区人力社保局联合人行长寿中心支行,积极举办金融支持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为20余家中小企业介绍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通过政府网、人人长寿客户端、“长寿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以及电话、短信等方式推送创业政策,并开展送政策进校园、进村社宣传活动。
长寿区人力社保局还联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邮政银行长寿支行、中银富登银行长寿支行积极开展“稳经济大盘,创贷金融助力”活动,深入市场主体,了解创业担保贷款客户资金需求问题、经营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化解创业客户心中的忧虑困难。通过推行“政策性+商业性”组合贷款,满足创业者多元化融资需求,有效发挥创业担保贷款金融助力作用。
服务高校毕业生
聚焦重点援助就业
时间回到9月16日,重庆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寿区专场招聘会在长寿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此次招聘活动进场求职500余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2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37人,其中高校毕业生62人。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由市区两级就业部门共同策划,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共组织20余家主城中心城区和长寿区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小微企业等用人单位参加,涉及建筑建材、服务业、文化传媒、生物制药、医疗卫生等行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53个。
为确保此次招聘活动取得实效,长寿区人力社保局提前通过大数据短信、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电子邀请函等方式将招聘信息推送到区内各企业及高校毕业生QQ群、微信群,线下同时发动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街镇、村社三级力量进行有针对性宣传,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有效提升活动影响力。
此次招聘会还将“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培训咨询+政策解读”有机结合,现场向有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面对面”“一对一”服务。邀请职场导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面试技巧、沟通技巧、语言组织等职业指导;创业导师引导正确认识创业风险,鼓励帮助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分析、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宣传新职业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培训,支持毕业生实现技能就业;现场解读就业创业政策等。
“今年,针对疫情反复情况,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云宣传’‘云推介’‘云指导’,切实为长寿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云服务’,力争未就业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不低于去年,困难毕业生100%实现就业。”长寿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长寿区人力社保局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未就业毕业生发出一封公开信,告知重庆智能就业平台、求职登记小程序、长寿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就业服务渠道,指导未就业毕业生通过线上就业服务平台进行登记,及时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服务需求等信息。
同时,结合未就业毕业生专业、技能、意愿等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分行业、分专业、小型化、有针对性的线上招聘。围绕区内大健康、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的岗位需求,开展线上匹配对接活动,助推毕业生和岗位无缝对接。
此外,充分依托新媒体、新渠道,利用微信、QQ、短信等多样化交流方式开设职业指导“云课堂”,开展就业“云指导”。激发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毕业生做到“不盲从、不畏惧、不逃避”,明确方向,积极就业。
今年以来,长寿区切实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群体为重点,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按需提供“131”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通过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力度,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长寿校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3%;充分发挥区内农村劳务经纪人作用,健全农民工返乡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机制,25.87万名农民工实现“应转尽转”;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低保就业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强化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促进残疾人、“4050”人员等就业。
眼下,长寿区正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做实稳就业保民生。
通讯员 张正文 特约记者 何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