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教育
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26日 返回该版首页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 新体制办学 “三课”融合融出新样板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

新体制办学  “三课”融合融出新样板

新体制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为这个问题作了最好的诠释。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加大九江地区教育保障力度,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大手笔——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在九江这片热土上实现了飞跃发展。学校致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课堂建设推行“235生动益智课堂”,让“教学评一致性”主张得到充分体现;课题研究全员深度参与,让教育教学充满艺术与智慧;课程建设精心布局,不断完善“梦动课程”体系,从“体验式德育浸润修身、导师式生涯发展指导、普及式健康审美熏陶、实践式劳动科技教育、本域化巴蜀文化传承”五条途径实施。学校通过“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两大抓手,在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和育人素养培育上持续发力,锻造了一支德才双馨的卓越师资队伍。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全面彰显全新体制办学的影响力、辐射力,着力建设课程、课堂、课题“三课”融合新样板,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课程建设

姹紫缤纷成畦栽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设置的灵魂。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自律、基础厚实、学有所长、热爱生活的梦想行动家。课程建设作为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自建校伊始即成为学校全力谋划、积极实施、注重过程、强调结果的重要工作。学校将课程建设整体架构为“德性、智性、灵性”三个维度,将学校所有课程整合为:

德性养成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和社会实践选修课,同时在其它课程领域通过学科渗透和学科活动实施德育,培养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心、敢于担当的优秀公民。

智性发展课程。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科学、技术、人文与社会必修课和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选修课,通过必修课程培养基础学力,选修课程培养发展学力,提高学科的学术能力。

灵性培育课程。包括艺术、体育与健康必修课和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思维品质、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强化实施过程监管并指导老师从“体验式德育树人涵养、导师式学生发展指导、普及式健康审美熏陶、实践式科技兴趣教育、本域化巴蜀文化传承”五条主要路径开展工作。

学校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学生作品展览、汇编教师选修课课例、编辑推送课程建设微信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检验课程建设成果。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师成长阶梯化、德育课程一体化、社会实践序列化及校本特色课程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经开设选修课120多门,为学生提供了缤纷多彩的学习选择。

随着课程建设及改革纵深推进,学校原有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劳动及美育权重进一步提高。近一年来,学校“三性课程体系”在沿袭的基础上逐步演化升级为强调“为梦想,动起来”的“梦动课程体系”,布局更加合理,课程更加精细——由“德性筑基涵正气、智性增识氲书香、劳体促能学致用、心灵悦美存雅韵”四大板块构成。

课堂变革

天光云影精剪裁

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需要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支撑。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聚焦深度学习,聚力高阶思维,聚情以生为本,大力推广“235生动益智课堂”。

理论奠基。深入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姆分类学习法”,提高思想站位,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等陈腐教法,教学结构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教学评一致性为中心”。

调研先行。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施状况,对各学科大量听课,对学生大量调研,对教学效果比较分析;同时,对忻州、漯河、衡水等地名校的课堂形态予以借鉴,最终结合本校情况,决定推行“235生动益智课堂”模式。

环节定位。“235生动益智课堂”基本模式为:“2”即课内、课外两阵地;“3”即“教-学-评一致性”三维度;“5”即五环节,课堂“预习反馈、情境引入、互动教学、归纳小结、强化巩固”五步教学法;“生动”,强调教师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主动、活动、情动、手动”。通过两年多来的推行,辅之以“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在“235生动益智课堂”上落实了育人导向,做好了目标导向,策应了评价导向。

特色导向。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推行的“235生动益智课堂”是在“教学评一致性”大环境下对课堂的重新审视和重构;是“五育并举”,相互促进,把核心素养培育有机融入到每个环节,融德于情、融学于境、融思于问、融教于评。以此提升教师“教”的素养、“教”的艺术、“教”的品位,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丰富“学”的内涵、创新“学”的方式、探索“学”的评价。

学校师生在“235生动益智课堂”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创新性学习、挑战性学习逐渐激活,这种新样态让育人真起来、课堂活起来、学习实起来,教学相长、高效互动得以良性发展。

教研推行。“235高效益智课堂”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集体备课活动、观课议课活动、跨年级借班授课活动、教法研讨活动为抓手,大刀阔斧转变课堂形态,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教赛增效。学校通过人人赛课、人人献课、人人听课、人人评课,以赛促学、以学促评、以评促研、以研促建。

课题研究

渠清如许活水来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主动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这一“关键事件”,聘请学术专家及双流区教科院学科教研员来校指导,老师们深入阅读有关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书刊”,大力倡导“教研工作日常化,教学常规教研化”,全员教研,全科教研,促进了教师成长,丰富了教学内涵。

学校在双流区教科院统筹下参研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子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的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学校全面推开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学历案编写及运用。

目前,课题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学习心得集、讲座报告集、阶段性研究报告集、各学科学历案作品集等物化成果。教师各类教研论文获奖总计130余篇。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自建校以来,在“三课”建设上不断发力,大胆探索,改革不止。质量得到提升,特色逐渐彰显,课程趋于丰富,师生迅速成长!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将坚持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矢志不渝地向优质名校孜孜前行!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永远聚焦核心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道德自律、基础厚实、身强体健、热爱生活的梦想行动家们,自信地向着美好的未来勇毅前行!

席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