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关注·高新区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04日 返回该版首页

成都高新区构建老年人“居家安全智能监护网”

成都高新区构建老年人“居家安全智能监护网”

结合高新区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充分调研和评估,率先在全区试点开展老年人“智能居家安全监护支持”项目。截至2022年,芳草辖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2.65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0.45万人,老龄化程度18.93%,远超高新区平均水平(12.05%)。通过入户调研统计得知,辖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普遍对居家安全与健康支持的需求甚为迫切。因此,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安全与健康监护支持,并有效供给响应服务,成为了辖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关键一环。

老年人“智能居家安全监护支持”项目遴选100-150户高龄(独居、空巢)老人为试点家庭,借助AI智能物联硬件设备,通过老年人居家体征数据动态采集、活动状态检测等,采用“主动发现、智能预警、自动报警、闭环管理”模式,通过“数据接口标准化、预警响应动态化、预警服务精准化”,探索建立一套高效完备的老年人居家安全与健康支持响应体系。

深入调研、精心组织

确保项目落地落实

为让项目落地落实,街道提前委托川大养老助老方面的专家深入辖区,以“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试点”为主题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发现存在智能监测设备准确性难保障、缺乏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养老机构线上线下联动障碍、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街道积极对接多家技术公司,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居住环境,将设备分为环境监测、体征监测、定位监测、报警设备等类型,分类施策寻找最为合适、最为适用、最为安全的监护设备,搭建监护系统。由于该试点项目没有参照标准,所有工作流程、申请标准、设备类型、系统内容都需要一一斟酌、推敲,同时还要具备实用性和稳定性。为了保障项目能顺利推进,街道锚定时间节点、优化工作方案、压缩弹性时间,将进度时限精确到以天为单位,制定了《居家智能监护支持系统任务时间安排表》,建立了居家智能监护支持系统工作讨论群和项目督导群,打破时间、空间壁垒,随时沟通、随时解决问题。

周密部署、多次入户

确保项目“在地性”

由于该项目对辖区老人及其家属来说还算“新鲜事物”,线上监护与线下服务相结合也算成都市居家安全智能监护的“先河”,老人及家属的质疑、不信任,以及对智能化设备的抵触、对隐私泄漏的担忧、对设备使用的复杂程序等方面,都让项目推进遇到了很大的阻碍。针对上述问题,对于老人选择、入户宣传方面,街道多次召开督导团队、线上机构、线下机构四方会议,讨论入户细节、设备讲解注意事项,及时讨论、总结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设备选择上,也是下了大力气:在设备功能方面,多选择“一键式”,甚至不需要操作的“被动式”智能化产品;在设备安装方面,多以粘贴固定为主,不需要破墙开洞,影响老人居家环境的美观;在设备蓄电方面,除智能手环需要定期充电外,其余设备均是插电式或电池就能长期供电;在设备用电方面,选择了节能性、小功率为主的省电产品;在设备监测方式方面,以红外线、RFID(射频识别)和毫米波雷达的监测方式为主,杜绝老人隐私泄漏问题。同时,为了更直观地让老人和家属感受到监护设备的效果和功能,街道在“院落窝窝”助老点搭建了样板间,积极邀请老人及家属参观,了解各个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式。

居家智能监护,最主要是预防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而错过最佳施救时间,该项目最主要是构建老年人居家安全的辅助手段。为此,街道联合线上、线下机构,结合督导团队的专业意见,制定了《芳草街道居家监护支持系统设施维护维修和安全使用用户告知书》《居家智能监测支持系统操作手册》《智能产品使用指导手册》《智能居家安全监护支持线下服务协议》《客户信息保密协议》,指导老人及家属正确使用设备的同时,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等问题。

上门巡访、系统优化

巩固项目成果

经过先后3轮入户宣传,历时3个月,街道为辖区91户独居、空巢老人累计安装了327个居家监护支持设备,包括体征检测雷达、气感探测器、水浸感应探测器、AI智能语音照护屏等。

居家智能监护支持系统能7*24小时全时段动态统计智能设备的预警数量、预警频次、预警响应率、响应时长等数据,并详细记录服务机构预警响应后的预警处理详情,实现全流程跟踪管理;系统基于GIS地图可视化技术,实时呈现辖区内智能监管服务老人绑定的设备状态,实现预警响应的全天候、全时段“线上+线下”模式;系统以可视化图表形式,实时动态展示服务机构针对老年人实施的紧急救援服务内容排序展示,分析老人居家所需的高频紧急救援服务类型,合理配置紧急预警响应专业人员和服务资源匹配;系统通过接入运动传感器、门磁传感器以及AI智能语音终端等硬件设备,并使用移动巡访小程序实现对辖区空巢、独居高龄等老年人的智能巡访工作,有效解决特殊老年群体关爱及安全监管工作跨时间、跨空间、效率低的问题,确保老人居家安全无忧。

由于监护设备只在老人发生特殊情况时起重要作用,因此部分老人会主动拔掉电源或忘记使用方式,线下服务机构定期上门,一方面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也是跟老人再一次讲解设备的使用与功效,避免情况发生时,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将针对网络不稳定问题积极与网络服务商沟通;积极改善网络信号问题,针对老人拔除电源问题通过上门巡访以及家属劝导,积极与老人沟通;针对AI智能语音终端求救电话次数受限问题已与百度沟通。同时,在设备运营过程中不断收集老人及家属意见建议、使用体验等,进一步提升产品功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优化完善系统等。同时,线下机构将对系统报警信息响应、设备在线监测、一键呼救支持、健康数据反馈、入户巡访等各环节工作,按照制订的《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以强化队伍响应能力、优化线上与线下企业配合协调机制。

(本版稿件由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