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提量 英语《新课标》在加速
罗江区慧觉学校 熊美玲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一次基础教育改革的进步,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实际运用水平和多元评价方式,都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解读文本 增加词汇量
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有更高的要求。增加学生的词句储备,一方面是新时代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出学生需要扩展视野,将英语不仅作为工具学科,还当作人文学科考量。
词句量增加,对文本不仅仅是要求体会其中的语言逻辑,还要通过阅读,达到“悦”读的效果。探究故事、绘本的意义,用广阅读、广思考的方式,产生英语环境下的语言逻辑、思维逻辑,从而真正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要增加学生的识字量,结合小学教学实际,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儿童歌谣等方式,在课文内容的引导下,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形式,达到增加阅读量的目标。
口语交际 练习以致用
语言学科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要求下,最终要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新课标将“语篇”植入课堂中,其实协助了老师在课堂上就能让孩子们卓有成效地开展交际活动。在讨论、沟通、拓展中,不仅提升了词汇量,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
以德阳市外国语学校的绘本课程为例,在课堂中,学生通过阅读传统童话故事、现代童话故事,将英语课也当成语文课。学生在探讨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点评中心思想等各个环节交流的过程中,既储备了大量的词汇,更增加了对不同文化思维的涵养。
交际还可以扩展到生活模拟场景中,比如餐厅、超市、旅游景点等。通过环境、道具,模拟出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课本内容的用处和意义。有的学校还会举行童话故事会,演绎如《灰姑娘》《睡美人》等经典童话。在词汇量比较丰富的基础上,甚至有的学生翻拍出《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等作品。
多元评价 全面促成长
2011版的课标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习得知识的程度。新课标的评价主体增加了学生体验,增加了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
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通过沟通切身感受到学习进程完成度。此外,通过与师生对比,能对后续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自评,进一步补充了过程评价和形成评价体系。
文本解读、交际能力提高和多元评价,只是解读到了新课标的浅显要求,更多的改革和进步,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教育学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要勇立潮头,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