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周末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9日 返回该版首页

西月城街 旧时城池的故事

西月城街  旧时城池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成都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街巷极多,除街、道、巷、路、桥等以外,还有以里、坝、村、沟、湾、道、坊、池、堰、碾、山、口、庙、坡等命名的街道地名。可以说,每一个名称都是成都文化的缩影。

说起西月城,成都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小谭豆花门口那块西月城豆花的牌子,成都人听惯了满城、少城,可西月城到底是个什么城,又在哪里呢?

从成都市金牛区的西大街往西走,跨过饮马河,就到了西月城街。此街原为清代的月城所在地。何谓月城?《水浒传》里说:“人报与高太尉,亲自临月城上女墙边,左右从者百余人,大张麾盖,前设香案。”月城并不是一座城,而是城墙的附属品。很多拥有城墙的城市都有月城,月城就是瓮城,围绕在城门外以掩护城门的半圆形小城。

据金牛方志记载,清代修筑的成都城墙,带有四道城门,然而城门之外更修筑有一道附属的小城。因为样子就如同月牙一般,所以也被称为月城。由此可见成都原先是有四座月城的。抗战时期,为了方便疏散,就将成都的月城拆除了大半,原地形成的小街则叫做月城街。1952年,另外三条月城街在之后的城市改造中悉数消失,只有西月城的地名保留了下来,与青龙街、八宝街、西大街一路,成了西出成都的通衢。1981年,按月城在成都市的方位更名为西月城街。

许多老成都人对成都的城墙都有很深的印象,流传着许多趣闻,其中一则趣闻是说后蜀孟知祥筑羊马城,长四十华里。其子孟昶在城上遍种芙蓉花,秋来花开,灿如云锦。据说孟昶偏爱此处城楼,常与花蕊夫人在这里登高赏花,饮酒赋诗。另有一说是在清朝时,四川总督福康安整修成都城墙,在城门外再筑一道月牙形的城墙。以后,这月城不仅在防御敌人突袭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门楼也成了福大人登高赏月的绝佳处所。

沿着西月城街往西走跨过的饮马河守护着一方安宁。饮马河两边的街道建筑留有岁月痕迹,古井石墙都是文化的沉淀。高大的榕树下面,几位长者正在惬意把话家常,生活在这里的人虽身处闹市,但享受着市区中难得的宁静。

饮马河北接府河,向南汇入西郊河,长2.25公里。饮马河水量不大,水源主要来自于桃花江(也称笕槽河),桃花江水在通锦桥南边的饮马河河道中一分为二,一股向北流去,注入府河;一股向南流去,流入南河。因此,饮马河的流向很是特别——北段河水倒流、南段河水南流。千百年来,饮马河不急不缓地流淌着,见证着城西的发展。

成都市主城区内,有近20条街道小巷的名字中含有“月”字。柳月路、月华路、桂月路、踏月巷,在金牛区还有星月街、长月路、明月桥巷等。而最富意境的,恐怕非“西月城街”莫属。“月圆之夜,拦下一辆出租车,随口脱出一句,‘到西月城街’。接着,打开车窗,一路赏月,抵达家中。”这样有意境的场景,住在成都金牛区西月城街的居民时有体会。

成都的月城虽早已经随着城墙一起消失在岁月的烟尘里,但西月城的地名依旧身处闹市,诉说着旧时成都的城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