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引领幸福成长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初级中学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是中国“枇杷之乡”,而位于龙泉山脉二峨山南麓下的文宫镇初级中学,学校文化底蕴更是深厚。
文宫镇初级中学创办于1968年,依山而建,环境清幽,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文宫初中人的努力,学校蓬勃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劳动技术教育优秀学校”“眉山市校风示范学校”“眉山市现代化技术教育示范学校”“仁寿县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仁寿县教育质量优秀学校”“仁寿县最佳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教学设备日渐更新之时,学校的教学质量更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全校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多年获县教育质量评估特等奖。文宫学子也奋发有为,近20年,有近50名学子走进全国重点大学或国外名校……
一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根据国家政策制定新的教学计划。2021年,“双减”政策正式颁布并开始执行,该校也在第一时间将这项政策重视起来,采取接纳多方建议,参考学习多方举措,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措施,确保落实“双减”政策。
一方面,减轻校内学生的课业负担,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求。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文宫中学一直加强“双减”督导,反复强调其重要性,确保努力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
把作业管理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严控作业数量,确保学生作业不超过一个半小时,部分班级尝试在家长群中进行作业公示,方便家长监督;二是提高作业质量,在部分课后服务时段,由各科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在这条促进作业管理的道路上,该校将继续优化作业管理,在质与量之间做到平衡,减量不减质,真正做到减轻作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促进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完善课后服务的作业辅导,使课后服务得到最大效益化:一是多元活动促提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知识量;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及心理健康主题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共发展。二是创新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除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外,还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该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课服时间分成两段,第一段时间进行书面作业辅导,第二时间以挖掘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将“作业辅导”与“活动课程”紧密结合,实现课后服务育人功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同时,落实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的“五项管理”:学生原则上不将手机带入校园,若特殊情况需经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调整作息时间,确保在校学生午休及课间休息时间;对课外读物进校园进行管理监督,校园推荐的图书质量需要家长教师共同进行把关;对作业减量提质,尽量校内完成;保证课间活动、眼保健操等体育锻炼。营造落实“五项管理”的浓厚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文宫初中还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思维出发,积极探索减负提质增效新思路:一是学校以心理咨询平台为抓手,推行“五方联动、三线成长”项目,为留守儿童重塑信心。开展心理辅导,让学生敞开心扉,倾诉烦忧,释放压力,用爱点亮青春旅途,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二是以校情为基准,聚焦作业质量,推动高效课堂改革,谨承宏愿,坚持立德树人、学史增信、先锋示范、护学护心,让书香传承文明,阅读启迪思想,课堂闪耀智慧。三是将体育锻炼常态化,学校全面推行“1127”体育锻炼模式,通过体育课、课间活动、各类竞赛,搭建平台,让学生能运动、爱运动、运动有专长。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做到强化体育锻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四是以学生兴趣为着眼点,以项目为载体,创新课后延时服务形式,不断拓宽育人渠道,丰富校园生活,在校园内开展体育、艺术、阅读等多彩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滋养品德,在活动中享受美好,增强美育熏陶。五是创设艺术特色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和开拓视野,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文化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三架马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文宫镇初级中学锚定学生健康成长目标,踔厉奋发,把握减负内核,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科融合作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做好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文宫初中人将始终秉承“愿天下同文同轨、教诸生立己立人”的办学理念,继续践行“双减”政策,躬耕教坛,履践致远,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展现他们特有的靓丽风采。
蒋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