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之举 求环保之效
新形势下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的创新与实践
包成俊
成都市青白江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在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组织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有益探索,形成了多措并举、多向发力、多点开花的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成都市青白江区曾先后荣获四川省首批环保模范区、省级生态区、国家生态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成功实现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内陆开放前沿港口城市、从传统“两高”产业向现代绿色产业、从污染区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转变的凤凰涅槃。
新时期,青白江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组织领导 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青白江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加强对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的领导,根据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细化落实工作举措到位,共同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探索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设备设施、工作经费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动员引导公众主动支持、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宣传教育 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教育。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着力打造一批生态环境教育科普示范基地,大力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新渠道、新模式、新方法,结合“4·22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等环保主题日宣传,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生活的各类宣教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环保主题征文比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环保大讲堂、环保“十进”等品牌活动,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普、科普、德普宣传教育力度,着力提升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
充分发挥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正面宣传引导作用。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策划深度报道、创作宣传精品、推出落地活动,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案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举措成效、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场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美誉度。
大力引导公众绿色生活。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推行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居住,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绿色产品,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自觉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让公众人人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
健全长效机制 构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环境治理,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人人受益。青白江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健全长效机制,构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新格局。
一是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充分利用“12369”环保投诉热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进一步畅通公众环保监督渠道。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充分调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方力量,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类环保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和环保志愿者的正向引导作用,积极动员公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四是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对公众提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解答释惑,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五是规范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会议研讨、听证会、网络投票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建立反馈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六是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务的管理体制。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