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强服务 多措并举促发展
泸县泸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塑为农服务新形象
□高兴建 雍杨景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各新型基层供销社更高质量发展,构建起上下贯通的经营服务网络,壮大为农服务实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经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供销社党组研究并报请泸县人民政府批复,由泸县供销社及泸县20个新型基层供销社共同出资成立泸县泸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据了解,公司宗旨是服务全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在农村流通领域优势,为“三农”提供物资供应、新品种推广、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技术培训等综合社会化服务。
党建立制
促进公司规范化发展
为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定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公司建立了功能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在党组织的指引下,公司制定了《2022-2024年发展规划表》,从经营服务、示范创建、业务规划等方面为公司的发展确定了3年目标任务。
为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公司规范化发展,公司在组建伊始按照《公司法》和《章程》,民主选举成立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经股东大会讨论制定了《费用支出管理办法》《业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和《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公司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跨级合作
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公司组建后,聚集新型基层供销社经营服务资源,从主要农资商品、日用消费品入手,采取“联购分销、分购联销、统购统销”的经营策略,努力搭建经营服务平台,与泸天化集团、成都玉龙化工、川种种业、中化现代农业、四川盐业、现代文具等15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取得县域知名大宗商品的总经销、总代理业务权,实现了各类商品厂价直供基层供销社,从而带动、引导基层供销社骨干业务的开展。
为强化跨层级的联合合作,公司在市、县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股权调整,引进泸州市供销社全资企业泸州市土产棉麻果品有限公司入股公司,成功将公司改造成为跨层级的经营服务平台,实现了市、县、镇三级供销社融合发展。在农资商品供应、农产品购销业务上采取相互配合、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合购进等办法,增加了市、县级公司与生产厂商的谈判筹码和话语权。
广开门路
公司实施转型升级
为做大、做强、做实公司业务,2022年以来,公司转变经营策略,在强化管理、增收节支、扩销增效等方面对公司实施转型升级。
从2022年3月起,由以前的各基层供销社直接向生产厂商支付货款,转变为统一由公司与上游厂商结算,货源组织、商品调运、资金安排等全由公司统筹进行。由此,公司从单一的搭建业务平台转变为服务于基层供销社的实质性经营服务,公司对基层供销社实行微利制价调配,从无偿服务转变为有偿经营。同时,公司由“小规模纳税人”变更为“一般纳税人”,依法执行国家税收抵扣和纳税政策,规范税务管理。
公司从2022年年初,将服务范围从只限服务于基层供销社扩展到积极承接各级政府购买服务和参与财政助农商品招投标项目,合法承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助农增收、产业发展、扶贫等领域的物资供应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为各镇(街道)购进大豆种120吨、土豆种919.16吨、有机肥900吨,实现商品销售额672万余元。
此外,公司与泸州兴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社全资企业)横向联合,组织各基层供销社共同开展红粱“订单种植、保价收购”业务。公司分别与四川省棉麻集团、省供销粮油公司、四川棉麻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等省供销社直属公司进行业务对接,主动与泸州市供销集团、市供销农资经营公司、市乌蒙山供销社等开展业务互动,有效增加了公司的上游业务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据统计,2022年1月至11月,公司实现销售总额1400余万元,实现净利润40余万元。全县新型供销社组织调运各类化肥6800余吨;带动基层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3800亩,开展植保服务7600亩,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17950亩,开展订单农业种植(红粱)24600亩。公司在基层供销社设置“泸县造”农产品专柜17个,与县内12家主要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向各企事业单位、工会进行农产品团购推销,同时与酒城云商、京东泸县扶贫馆合作,网上直销泸县农产品。
公司将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坚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属性和特色,从全县供销社实际出发,提高站位,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以做大做强做实公司业务、增强公司经济实力为目标,启用能人、广开门路、面向社会、诚信经营,重塑供销社为农服务新形象。